吃完了飯,柳二娘子送柳老夫人回了西屋,柱子在東屋熟睡,收拾桌子的事情由他們姐妹二人承擔,吳蔚本來也想幫忙,卻被繡娘按住了。
“你和二姐夫說正事兒吧,這點兒活我和二姐片刻的功夫就做完了。”
“那好吧,辛苦了。”
繡娘的臉頰一紅,嗔了吳蔚一眼轉身走了。
吳蔚給張水生搬來一把藤椅讓他靠在上面緩緩乏,然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張水生說了。
張水生疑惑道“妹子,你哪來的銀子做這么大的買賣”不同于柳二娘子,張水生還是知道盤米莊,去倉實縣進貨大概是需要多少銀子的。
吳蔚拉著木凳湊到了張水生身邊,低聲道“二姐夫,這事兒我就不瞞著你了,但是你務必要保密。我之前不是結識了平佳縣主娘娘了嗎上次回泰州路過這邊,請我和三娘去吃了一頓飯,還給我留了個通信的地址,讓我遇到了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寫信給她。一個多月前,我把清廬縣今年糧食可能會欠收的猜測,寫了封信告知了縣主,前幾日縣主娘娘回信來了,隨信同來的還有兩千兩的銀票,讓我到倉實縣去采買糧食。這盤米莊的事兒,也是縣主娘娘的意思,她擔心”
吳蔚再次壓低了聲音,繼續說道“她擔心一旦糧食欠收,會激起民變,我手里頭這么多糧食勢必會引來禍端,而泰州城內有宜王的府兵把守,墻高城固,一般人是不敢到泰州鬧事的,把米存到泰州,只留出一小部分放在咱們的山洞里,請幾個好手幫忙看著山洞,用作應急。”
張水生聽完直起了身體,看著吳蔚低聲問道“縣主娘娘的意思是”
“縣主娘娘宅心仁厚,這些糧食自然是以防萬一的,若是真的欠收了能救一人是一人,倉實縣是離咱們最近的漕運中樞,那邊碼頭上的糧食價格比這邊低許多,能多買好些糧食,這兩千兩銀子至少能保證整個張家村的人不被餓死,至于旁的再想辦法吧。”
張水生緊緊地抓著藤椅的把手,激動地說道“這是濟世救民的大善舉啊,妹子,不瞞你說我這些日子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你擔心的變故,我也一直在提心吊膽。這一年我跟著你發了一筆小財,雖然不曾和外人炫耀,卻也不是什么秘密,我家人丁單薄,一旦鬧了饑荒,就算村里人能守住良心,誰也不敢保證外村人會不會起歪心思。若是災民真涌過來,都別想獨善其身這回好了,真是太好了你這趟我一定去,工錢的事再也別提就當我給我家柱子積福了”
“二姐夫你這一走,家里的秧苗肯定受影響的。”
“我家糧食夠吃,就算是今年顆粒無收也餓不死人,再說你這一趟又不是為了賺錢,我哪有臉要你的工錢別再提了。我有一個族弟,自幼與我親厚,從前是個游方的貨郎,今年天太熱,生意不好做,回家務農了,前陣子想去泰州應征,誰知晚了一步,人已經招滿了,他種田不行,卻是個認路的好手,我
明日就和他說。”
“口風緊不緊”
“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