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米我聽說吳姑娘在泰州府經營了一家米莊,這陳米可不好賣呀。”
“敝莊的主要客人是清河縣下屬的村民,小門小戶的沒有那么多銀子,都知道新米好吃,可憐那些農戶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到頭來打出來的糧食只能自留一小部分給家里的壯勞力吃,剩下的都要拿到米莊去換成銀子,納稅,再買些必備的鹽鐵,也就剩不下太多了,碰上收成好的年頭,或許還能攢下來一些,卻也不多。”
席間,吳蔚被侯月霞勸著喝了幾杯,這會兒酒勁上頭,雖是實話,卻說得有些重了。
繡娘也隱約覺得吳蔚不該提及賦稅,鹽鐵之事,在桌子下面拉了拉吳蔚的衣擺。
曹天旺看著吳蔚,帶著幾分探究,幾分意味深長“吳姑娘感觸頗深啊。”
吳蔚輕笑一聲,嘆息道“哪里是什么感觸,不過是過過苦日子罷了。如今雖然一只腳踏出了貧困的門檻兒,卻也時常記起過去的日子。”
吳蔚轉頭看了繡娘一眼,眼眸深深。
“原來如此,可這賦稅,鹽鐵,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大家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嗎吳姑娘又何須傷感”
吳蔚的眼中劃過一絲譏諷,反問道“古往今來便是如此,便就一定是對的嗎”
曹天旺被吳蔚問得怔在當場,吳蔚這話他下意識地想反駁,卻又無從開口,說她對吧,又莫名抵觸。
吳蔚爽朗的笑了起來,說道“幾句醉話,曹把頭不必放在心上。我適才突然想到些事情,還想問問曹把頭能不能幫幫忙”
“吳姑娘請說。”
“是這樣的,我想請曹把頭幫忙做一些裝米的容器,把所有的糧食都放在里面,運到清廬縣去。”
“裝米還要容器什么樣的容器”
“我聽說倉實縣坐擁方圓百里最大的碼頭,那此地造船的工藝定然也是一方翹楚,我想請曹把頭幫忙找些造船的工匠,所有的糧倉都按照做船的工藝來。形狀就像酒壇子那樣的形狀,標準就按照船艙那般,灌水進去也絕不會漏出一滴來,放在水面上能飄起來,至于大小嘛能用馬拉著就走的,能配上輪子最好。”
曹天旺思索片刻,問道“吳姑娘說的可是水車”
吳蔚眼前一亮,興奮道“這里已經有水車了對,就是這樣”
“倉實縣哪里有水車,水車是京畿附近才有的新鮮玩意兒,我只在京畿一帶見過。京畿一代城池廣闊,百姓眾多,水源離一些人家太遠,挑一次水來回要幾個時辰,便有人做出了水車,像咱們這種小地方,哪里用得上。”
吳蔚大喜,暗道到底是哪位天才發明了水車啊,真真是救民于水火
這個法子也是吳蔚在路上的時候才想到的,她的本意是想按照造船的工藝做一些移動的蓄水池,逢旱蓄水,遇洪做舟,只需稍加改裝就能派上大用場
這些可都是戰略儲備在藍星每一個城池的應急倉庫都有儲存,可惜這里是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