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接連數日,吳蔚都沒有安歇下來過。
先是到清河縣去延期遷令,并把水車和清水過濾裝置的圖紙給了張成一份,隨后去泰州將糧食過稱,入庫,造冊,并修書一封交給當鋪老板,請他將信轉交給高寧雪。
信中吳蔚匯報了此次所得,以及近來清河縣和清廬縣的旱情,在信的末尾,吳蔚婉轉地問了一句,倉實縣外的礦山是何人開采請高寧雪幫忙查查,數量如此龐大的硝石,流入何方
并且隨信附上了水車圖紙和濾水裝置圖紙,以備不時之需。
至于東方瑞吳蔚沒敢提起,也沒有詢問,一轉眼東方瑞已經消失了數月,在朝廷全境通緝的情況下還杳無音訊,吳蔚想大概是兇多吉少了。
想到這里,吳蔚的心里很難受,那位“洞若觀火,執法如山”的女子,那個畫本中的傳奇人物,梁朝前朝唯一一位女官,就這樣死的不明不白。
吳蔚想偷偷給東方瑞立個衣冠冢,可心中卻依舊燃燒著一個不能示人的小火苗,希望東方瑞還活著。
米莊開業的事宜,吳蔚實在不得空,便讓繡娘以東家的身份出面,據說開業那日非常熱鬧,泰州城內毗鄰商鋪的老板紛紛前來賀喜,張水生還宴請了一些張家的宗親,張家村在泰州當石匠和廚娘的鄉親們也都去捧了場。
柳老夫人和兩個女兒商議后決定以她的名義下了幾張帖子,將從前和柳家來往還算不錯的宗親也請來了,一共有幾十號人。
兩間鋪子都是臨街商鋪,沒有場地辦流水席,吳蔚建議包下一件酒樓,將所有的賓客全部請了過去,宴席上柳老夫人當著柳氏宗親的面,宣布了柳家兩位姑娘的新名字柳二娘子今后就叫翠華,繡娘今后的名字就叫翠微。
背誦數日,柳老夫人總算是把吳蔚交給她的說辭當場背誦了下來,席上不乏讀過書的人,聽到二女名字的含義后,忍不住喝彩。
其他不明就里的人,也都跟著鼓掌。
柳老夫人這輩子都沒這么風光過,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染上了朵朵紅暈,坐下后拉著張老夫人連喝兩杯才壓下身上的顫抖。
而吳蔚呢則是帶著從倉實縣買回來的特產,去了一趟張家村村長的家。
吳蔚作為“半山腰吳家”的戶主,聲名遠揚,村長看到吳蔚也是笑瞇瞇的,特意叫來自己的女兒給吳蔚奉茶。
“村長,晚輩今日來找您,一是感謝村長當初收留我和繡娘,準許我們在張家村這個風水寶地落戶。”
村長笑著捋了捋胡須,說道“柳家和張家是姻親,水生是我看著長大的好兒郎,雖然不同姓,卻也是一家人,姑娘不必見外。”
“不管怎么說,還是要謝謝您,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和繡娘也忘不了村長您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