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走后,宜王又在原處端坐良久,直到他的屬下來稟報,晚膳已經準備妥了,宜王這才發覺自己居然在偏廳坐了快兩個時辰
吳蔚關于物價,關于民生,關于民心的論述,猶如醍醐灌頂,讓宜王的心中生出了諸多想法,就連從前只是有些朦朧的,理不清楚的思緒也得以串聯起來。
若是說宜王從前對自己的將來還有些擔心和迷茫的話,經過了今日之事,心態上顯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后宜王只要想著如何達成心中的夙愿,披荊斬棘直到功成之日即可,再也不會搖擺不定了。
宜王之所以能和東方瑞交好,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首先,宜王是放眼整個梁朝,為數不多的一位,真心覺得女子在前朝為官,只要能盡職盡責便不是什么怪事的人。
宜王是尊重東方瑞的,也是由衷認可東方瑞的才能和為人處世風格的人,但可惜的是再也沒遇到第二個女子如東方瑞這般,能挑起一方重擔的了。
或許是能和宜王相交的女子屈指可數,或許是這個時代對女子的層層禁錮,以及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平等,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吧。
宜王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并不愿深想,他覺得這是在浪費他寶貴的精力。
宜王有愛才之心,從東方瑞數次力薦吳蔚開始,宜王就起了觀察吳蔚的心思,他特意安排了曹天旺接待吳蔚,又怕男子不夠細心,吩咐侯月霞一起去觀察吳蔚,結果卻有些耐人尋味。
直到今日,吳蔚當著自己的面說了那些話之后,宜王才明白為何東方瑞力薦的人才,到了曹天旺和侯月霞的口中,只是一個出言不知所謂,語出驚人而不自知的人了。
并不是吳蔚古怪,而是她某些觀點,想法,說出來的話,非得如自己和東方瑞這般層次的人才能聽懂。
“何光”宜王突然叫道。
“小人在。”
“你去好好查一查這個吳蔚,把她的底細給本王查得清清楚楚。”
“是。”
“要多久”
“一月。”
“好,一月后,本王等你的好消息。”
“是。”
宜王決定等待時機啟用吳蔚,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須要查清楚吳蔚的底細,若是干凈的,便委以重任,若是有心人故意安插在自己身邊的,那么宜王也不介意讓吳蔚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
畢竟如吳蔚這種人才,若是不能為己所用,也絕不能為他人所用
另一邊,吳蔚拎著宜王賞賜的足足四大包茶點還有各色糕點,果子,哼著小曲兒歡歡喜喜的往家的方向走。
回到“吳柳記”的時候,隔壁張家榨油坊已經把飯做得了,柳二娘子看到吳蔚回來,開心地說道“咱家蔚蔚就是有口福的,第一鍋餃子剛下鍋,再有一會兒就熟了,快來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