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微停下洗凈布的手,快步來到窗前,看著窗外的雪景,欣喜不已。
瑞雪兆豐年,經歷了去年那個少雪的冬天,柳翠微深刻地明白了降雪的重要性,今年的雪來的這樣早,是不是意味著明年的莊稼不會旱了
“我去告訴娘一聲”柳翠微快步出了房間,片刻后隔壁就傳來了柳老夫人驚喜的呼聲。
吃早飯時,兩家人都很開心,祈禱著今年會是個豐年。
吳蔚和柳翠微再回到米莊,伙計們已經按部就班地開始干活了,門口的積雪也被勤快的伙計掃成了兩堆,堆在了店鋪門口的兩側。
“三娘,你去把帽子拿下來吧,這兩天就該冷了。”
“好”柳翠微邁著輕快的步子上了樓,抱著一個大包袱走了下來。
吳蔚拍了拍手,將所有人集中起來,說道“三娘給大家都做了御寒的棉帽子,一人一頂,人人有份,快來領”
伙計們開心地聚攏過來,柳翠微打開包袱,伙計們發出一聲驚呼,只見包袱里是兩摞做工精巧的棉帽子,藏青色的底布上繡了五谷的刺繡,栩栩如生,就跟剪了新鮮麥穗貼上去的一樣。
每一頂帽子的后面,柳翠微都用金線繡上了每個人的名字,帽子的前面是同樣用金線繡成的“吳柳記”三個字。
柳翠微一一叫過每一位伙計的名字,然后將帽子發給那人,伙計們都很開心,感謝聲一聲疊著一聲。
幾位來買米的客人也跟過來看熱鬧,見帽子的用料扎實,刺繡更是精巧,無不嘖嘖稱奇。
“正好,二東家,你的手可真巧啊”
“我的帽子尺寸也正合適。”
在伙計們一聲聲的贊美中,吳蔚目露自豪。
一位來買米的嬸子,拿過一頂帽子在手里過了過,贊道“真是好手藝啊,棉絮均勻扎實,連一點兒鼓包都摸不出來,還有這針腳,這繡樣,這走線就是繡樓里一等繡娘也不過如此了”
柳翠微紅著臉答道“從前在家里的時候,經常做些針線活,咱們米莊一樓,四面透風,冬日里伙計們定然辛苦,我擔心他們把耳朵凍壞了,就緊趕慢趕地做了些棉帽子出來,把兩邊翻下來,正好能遮住耳朵和臉頰,嬸子謬贊了。”
“我可沒錯夸,你這手藝就是好,開米莊實在是可惜了,應該開個繡樓才是,生意一定紅火。”
聽著這話,吳蔚的心中不由得愧疚起來,這米莊原本是想劃出一半來給柳翠微做成衣鋪鋪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