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解除宵禁,各個坊市燈火通明,戲班子,雜耍班子,城南開了數個粥棚,人人都可過去領一碗太后賜粥。
各路藩王帶著賀禮陸續抵達京城,恭賀太后千
秋,
,
凈街灑水的聲音,恭迎藩王入京。
而吳蔚所住的客棧,正是從南城門到皇宮的必經之路。
這一個月來,吳蔚日漸消瘦,神情憔悴,她已經快被現狀逼瘋了。眼看著東方瑞的刑期越來越近,吳蔚卻毫無辦法,又想到東方瑞被抓有一部分自己的責任,吳蔚便夜不能寐,食不下咽。
吳蔚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街道,雙眼空洞無神。
一陣開道的鑼鼓聲由遠至近傳來,街上的行人立刻加快了腳步,要么鉆進小巷,要么就近躲在街邊的商鋪中。
路邊的小販們則是非常熟練里兜起自己的商品,往熟悉的小巷或者商鋪中躲避。
吳蔚她們住的這家客棧遠離坊市,樓下只有幾家茶肆,書齋,擺攤的商販也不如坊市那邊的多,片刻的功夫街上就不見人影了。
隨著一陣馬蹄聲傳來,一對騎著快馬的侍衛沿著街邊快速跑過,侍衛單手拉著韁繩,另一只手高舉令旗,風吹得令旗獵獵作響,看不清楚上面的番號,但吳蔚已經能通過旗子的顏色辨別來人是何等身份。
皇帝出行的令旗是正黃色的,其余皇室直系成員的開路令旗是土黃色的,各路一字藩王和公侯之家的令旗是絳紫色的,伯爵子爵,二字藩王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所用的令旗為正紅色。
至于其他的顏色吳蔚還沒見過。
想來在京城這樣貴重的地方,站在高處撒把豆子或許都能砸到一兩個有品級在身的官員,三品以下的官員出門,實在是沒什么凈街灑水的必要。
適才匆匆一瞥,那兩名侍衛手持的令旗是絳紫色的,即便是在天子腳下,能配享絳紫色令旗的人,依舊是平日里難得一見的大人物。
大概是某位藩王進京給太后賀壽來了,吳蔚想著。
太后的千秋壽誕在即,這樣的場景吳蔚這幾日已看過多次,并不覺得新鮮,便起身去關窗,以免失了避諱。
就在吳蔚拉著窗子準備關上時,下意識地朝著隊伍走來的方向望了一眼。
赫然看到了一位熟人,由于騎著馬,那人比周圍黑壓壓的侍衛高了一大截,頗有股鶴立雞群之感。
宜王跨坐高頭大馬,被一隊小跑前進的侍衛護在中間,他今日穿得隆重又正式,襯得他整個人貴氣又英武。
只見宜王頭戴五龍戲珠鎏金冠,橫叉一根純金的發簪,兩條絳紫色的絲綬從耳際垂下,直至胸口,身穿藩王朝服,腳踏皂靴,腰間系著玄黑色的細窄腰帶,環,珮,香囊,雙魚佩四樣配飾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