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安排幾人在太后千秋壽誕的當天夜里離去,因為這個時辰最是熱鬧,加之太后的壽誕應該也進行的差不多了,守衛必然松懈。
送走了三花,吳蔚覺得那個人也該出現了。
這場羚羊飛渡吳蔚決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自己畢生所學,所見,所知,盡力輔佐。
在太后千秋壽誕的第二日,吳蔚就聽到了高寧雪的消息,許是太后的福澤庇佑了平佳縣主,因病推遲婚期的平佳縣主居然出現在了太后的壽宴上。
吳蔚不由得感嘆不愧是京城,消息傳的就是快啊。
平佳縣主與梁朝所有的縣主都不同,她從小在宮里長大,被先皇和太后撫養過,也被太子和太子妃撫養過,不僅皇宮內院有一處是劃給平佳縣主居住的,京城之內也有一座御賜的府邸。
此刻,太后的千秋壽誕剛剛結束,各地的藩王還沒有離京,平燕王老千歲也還在,蕭府也不敢把高寧雪怎么樣。
吳蔚找了一套最得體的衣裳換好,出了客棧一路打聽著,來到了平佳縣主的府邸。
街口便有巡察的崗哨,攔住了吳蔚的去路。
“干什么的前面是縣主府,閑人莫入”
吳蔚朝官差行了一禮,說道“民女姓吳,名蔚,泰州人士,乃是平佳縣主的舊友,數月前于泰州聽聞縣主身體抱恙,特意從泰州趕來,探望縣主。”
官差上下打量了吳蔚一眼,說道“你說是縣主的舊友,可有憑證”
“沒有。”
“去去去,你說你是,你就是啊快走快走”
吳蔚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塞到了官差的手里,說道“這位官爺,昔日平燕王老千歲的封地在泰州,縣主不拘小節,逍遙灑脫,認識一兩個民間的朋友有何不可不如請官爺替民女通傳一聲,或與民女同去叩門,若民女所言有半句假話,任憑官爺處置。”
那官差見吳蔚舉止得體,出手也算大方,臉色好看了一些,說道“不是我不幫你。縣主并不在
府上,你去了也是白去。”
“官爺是如何得知的”
官差說道“縣主去宮里給太后賀壽去了,馬車一直也沒回來過,我們這班兄弟專門負責這條街,縣主若是回來了,我們還能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