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成想,這成衣鋪開門數日,居然連一套成衣都沒賣出去,反而要用從米莊賺來的銀子倒貼成衣鋪
柳翠微的一腔熱血猶如被澆了一盆冷水,涼了一半兒,想到自己在成衣鋪開張之前,還帶著幾個繡娘連夜趕制了些成衣出來,自己的臉上就止不住的發燒,還不知道人家背地里怎么笑話自己呢。
柳翠微低聲道“蔚蔚,要不然咱們把成衣的價格降一降吧,賣出去就行。”
吳蔚卻否定了柳翠微的這個提議,說道“我昨兒去開堂會,城里的成衣鋪又倒了兩家。如今外頭艱難,尋常百姓哪一家不是捂緊了錢袋子過日子的從前能買上幾套成衣穿的殷實人家,現在也開始自己在家里做衣裳穿了,咱們要是走普通成衣的路線,只會更快歇業。我的定位應該是沒有錯的,目前泰州城里還沒有和咱們走相同路線的成衣鋪,我們現在只是需要一個契機,我本來想等到入冬過年的,不過你說的也對,咱們不能坐吃山空,接下來的事情交給我。”
“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吳蔚笑的狡黠,道“山人自有妙計。”
下午,吳蔚便騎著馬出門了,她先帶著令牌去了一趟宜王府,宜王這幾日正在一邊和朝廷周旋,一邊積極囤積物資,他已經派出數路人馬出去采買物資,準備對抗時疫了。
同時,宜王將安置災民的棚子再一次遷遠,安置到了泰州和清廬縣的交接地帶,并積極聯系周圍的府縣,讓他們派人來認領本地災民,積極接收,安置一些他縣災民,并許諾會由宜王府出面問朝廷要安置銀,等銀子一到,就會補貼下去。
吳蔚所料不差,泰州是宜王的基本盤,宜王沒有放棄泰州的理由。
新地址不再受空間的限制,棚與棚之間的間隔很寬,還做了基礎的防風,防寒的加固,并派了宜王府的府兵把守。
當然,這些府兵只是遠遠的守著,畢竟時疫已經開始在這些災民中蔓延了,從一開始的只有三十幾個人有時疫的癥狀,到如今每日都會增加幾個。
宜王看著一封封情報,太陽穴突突直跳,只能盼著物資快點回城,他好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吳蔚被帶進宜王的書房里,見宜王一臉憔悴的模樣,吳蔚倍感欣慰。
“什么事”宜王開門見山地問道,眼睛都沒有離開手中卷宗。
“民女想著來替殿下分憂。”
“哦你又有什么好點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