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看似平靜地看著宜王,心中卻早已翻江倒海,在吳蔚看來宜王此舉和恩將仇報也沒什么區別了。
自己獻言獻策的初衷雖然是為了讓百姓避免一場浩劫,但也在不經意間幫了宜王的大忙,比起那些華而不實的賞賜和再次招募的意圖,吳蔚更想得到的是宜王能夠撤銷從前的命令,準許自己能和柳翠微同時離開泰州。
如今她們的日子再不像從前那般困苦,她們有銀子又年輕,梁朝大好河山還等著她們去看一看呢。
見吳蔚不說話,宜王撥動了拇指上的那枚翡翠陽綠扳指,悠悠補充道“三年之后,你即便不想再在泰州生活,本王也絕不攔你。”
吳蔚勾了勾嘴角,心中卻是十分諷刺看,這宜王明明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話說到這個份上,吳蔚再拒絕未免就有些不識抬舉,堂堂一州之主,想讓一個平民百姓無聲無息的消失,這很容易。
吳蔚起身謝恩道多謝殿下青眼垂憐,民女感激不盡。”
宜王爽朗的笑聲響起,說道“這宜王府內的官職,任憑你挑選。”
吳蔚垂下眼眸,謙卑地答道“民女從未入仕,經驗尚淺,還請殿下指派。”
“那就還是擔任本王帳下文書一職吧,也不用你日日都來點卯,每十天入府一次即可,你的新宅子離王府很近,有什么事兒本王自會叫人去找你。”
雖然吳蔚給了宜王很大的驚喜,但宜王卻也只是將吳蔚招致麾下,攥在手里,并沒有打算給她指派實質性的任務。
宜王覺得吳蔚除了有些出奇制勝的本事外,其他的能力平平。至于仵作的手段,又不是什么隨時都能用到的東西,宜王的目的,只是要吳蔚名義上隸屬于宜王府,絕了其他勢力招攬吳蔚的路,自己需要吳蔚的時候,拿過來就能直接用上,這就夠了。
吳蔚也聽出了宜王并不打算重用自己的弦外之音,此舉正合吳蔚的心意,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宜王在吳蔚心中的定位,永遠無法與東方瑞和高寧雪相比。
吳蔚謝了恩,從宜王府出來,趕著馬車回到了米莊。
米莊內,柳翠微正立在柜臺后翻看賬本,一邊等待吳蔚回來,聽到馬車聲響,柳翠微放下賬本從柜臺后面繞了出來,來到門口向外看去,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見到車轅上坐著的人,柳翠微展顏一笑,迎了出來。
吳蔚將馬車停在米莊門口,叫了一聲“三娘”跳下馬車拉著柳翠微進了米莊,自有伙計上前來,將馬車拉到后院安置。
米莊的伙計紛紛和吳蔚打了招呼,吳蔚微笑點頭回應,二人進了內堂,落了鎖,分別坐下,吳蔚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吳蔚最真實的情感,永遠只能在柳翠微的面前展示。
“怎么了是不是成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