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越少,越平安。
反正兩家鋪子離得這樣近,想見面隨時都能見面,并不需要傷感。
吳蔚還和張水生保證只要柱子肯學,等到柱子到了入學的年紀,自己就請宜王府的同僚給出一封推薦信,推薦柱子到泰州學堂去讀書。
張水生大喜過望,朝著吳蔚連連拱手。
二人笑了一陣,張水生語重心長地說道“蔚蔚啊,你若是沒有成親的打算,就早點到善堂去挑一兩個孩子抱回去養,你院子里那么多丫鬟,老媽子,讓她們替你帶。”
“再等等吧,等安定下來再說,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童年很重要。”
張水生大為不解“你的日子還不安穩那究竟要什么樣的生活才安穩”
面對張水生的詢問,吳蔚只能微笑帶過。
吳蔚當然不能告訴張水生,自己根本不想給宜王效力,只想借著這二年努力賺錢,二年約定期滿,自己立刻就帶著柳翠微,柳老夫人和銀子跑路,找一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地方結廬而居。
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安穩,孩子也應該在這樣的環境下從膳堂抱回來,慢慢長大。
張水生的父親一回到家就翻開了那本老黃歷,選了好幾個近期的黃道吉日,吳蔚在幾個日子里選了五日后的那個,所有人都覺得有些趕了。
吳蔚卻說年關將至,搬過去以后還要適應適應,這個日子正好,反正搬家的事情也不用吳蔚和柳翠微親自動手。
次日,就有吳宅的丫鬟婆子過來,在柳翠微的指揮下將二人的行裝打包,書房里的書,吳蔚只挑了幾本,剩下的都留給柱子。
書是金貴物,一般人家是買不起的。
新宅的書房里,并不缺書。
五日后,在張家人不舍的目光中,吳蔚帶著柳翠微和柳老夫人,離開了宅子。
兩位老夫人淚灑當場,哭了好一會兒才依依不舍地分別。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整理,當天傍晚也就收拾好了。
夜里,吳蔚和柳翠微洗漱完畢,雙雙躺在床上,如今她們的院子愈發清凈,后院只有她們二人,吳蔚定下的規矩夜里,后院不留伺候的丫鬟。
吳蔚一整個餓虎撲食,翻身將柳翠微壓在了身下,臉上帶著放肆的笑容,曖昧又囂張地說道“小娘子,今日就是你叫破了喉嚨,也不用擔心有人聽見了”
柳翠微羞紅了臉頰,秀拳落在吳蔚肩頭,嗔道“姑娘家家的,怎地像個登徒子”
吳蔚委屈地說道“我哪有分明是你說的,又是擔心小梅聽到,又是擔心柱子跑到后院來玩,又要擔心會不會有人來找都不敢出聲,如今這不是清凈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