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又轉頭對那些劫道的人說道“剛才的只是小懲大誡,
別再逼我們出手,我看你們只是想要些錢財,并沒有害我們的心思,所以才讓手下人留了手,機會不會再有第一次了。”
對面的人散了,先是匍匐撤退,見沒有再遭到石子打擊,紛紛爬起來,飛也似地朝兩邊的林子里跑去,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就全部消失不見了。
張嵩翻身下馬,來到吳蔚面前行了一禮,說道“公子,可否容小人將飛蝗石取回”
“去吧去吧,要不要我幫你一起撿啊”
“小人不敢”張嵩向前跑去,將散落在地上的石子全部拾起,還將有些沾了血的石子寶貝地在衣服上擦干凈了,才裝到袋子里。
張嵩重新上馬,吳蔚卻來了興致,問張嵩借來飛蝗石一觀。
所謂的飛蝗石,不過是一些銅錢大小的,光潔的鵝卵石,石頭上并無玄機,若非要從石頭上找,不過是這個大小的石子,捏在指尖很合適,僅此而已。
吳蔚當即來了興致,問道“剛才蘆薈說你這飛蝗石的功夫已經有一十年了,能給我講講嘛”
張嵩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小人原本是一位富紳家中佃戶之子,五歲時父母雙亡,幸得管家可憐,讓我小人留在家中幫著放羊。這手丟石子的手段也就是在那時候開始練就的,當時小人年紀尚小,身量不足,追不上亂跑的羊,就撿了地上的石子去打,又怕把羊打傷了,力道上要格外小心,放了三年羊以后小人丟石子的手段小有所成,后來會試著打些淺溪里的魚,低飛的鳥,林子里的山雞和野兔,如此也能吃上些肉食。十三歲時,小人誤打誤撞與殿下同時看中一只飛鳥,殿下一箭射空,小人的石子卻打中了,待到小人去尋鳥兒的時候,遇到了殿下,被殿下收入麾下,請來名師指點小人的暗器功夫,轉眼又過了十一年。”
“哦,原來是這樣啊這么說蘆薈也沒有夸大,算一算你正好練了一十年了。”吳蔚雖然說的一本正經,嘴角卻在一抽一抽的,好不容易才壓了下去。
吳蔚早已在心中發出了大笑這宜王可真行,連只鳥都射不到,還好意思打獵呢。
從前看武俠小說的時候,吳蔚特別喜歡兩種功法,一個是輕功,另外一個就是暗器,吳蔚覺得這兩樣是游俠必備的,有這兩個功夫傍身,便可暢游天下。
但聽到張嵩平直的講述后,吳蔚打消了學習暗器的心思。
“無他,唯手熟爾”吳蔚感慨地說了一句。
張嵩眼前一亮,默默將吳蔚的話記了下來,他覺得吳蔚這寥寥幾個字里充滿了霸氣,一股睥睨的狂傲和淡淡的謙遜,油然而生
今后要是再有人詢問這飛蝗石的手段,自己便可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