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吳蔚不喜歡和宜王溝通的原因之一。
“說說你的看法。”宜王問道。
吳蔚抬手摸了摸下巴,陷入了長久的思考,宜王安靜地等待著,并未出言催促。
“殿下,我覺得載人天燈也好,燃燒的瓶子也罷,都算得上是大殺器了。當初我們偷襲扶桑京都的時候,動用的人力物力遠遠不及這次,可產生的收益
卻比這次高多了,殿下還派出了先遣精銳,結果朝廷軍隊的傷亡還不到半數,蕭盛也全身而退了。從這點上來看,兩方只能算是平手。”
“不錯,本王也覺得如此。”
“還有”吳蔚起身,來到了沙盤處,看著眼前的地形圖,指著清源縣,繼續說道“殿下你看,清源縣是泰州與外界的連接點,蕭盛率軍跑到這個地方,實在是一步妙手咱們雖然打了蕭盛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人家還有三千人左右的直系軍隊,到了清源縣進可攻,退可守,與外界溝通也比從前方便了不少。泰州境內多山,殿下的大軍若想開拔出泰州,走山路是不行的,這六縣之中,唯有清源縣一條路能走,蕭盛一下子便遏住了咱們的咽喉,泰州雖然地廣,可連上這六縣之后,卻是一個口袋形,待到朝廷的支援大軍一到,我們就會陷入完全的被動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清源縣,就是這樣的關口。”
說到這里,吳蔚也忍不住皺眉,嘆息道“為何不追呢,昨夜蕭盛的兵馬人困馬乏,驚慌失措,援軍既然已經到了,為什么不一口氣追到清源縣不惜一切代價將蕭盛斬殺,奪回天子劍,殿下就可以攜天子劍以令諸縣,名正言順地正和泰州毗鄰六縣的所有兵馬,資源,進而出關,揮師北上”
聽完吳蔚的話,宜王霍地站了起來,目光炯炯地看著吳蔚,說道“不如你來當將軍吧”
吳蔚險些跌坐在地,一把扶住沙盤才穩住了身形,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我是女仵作,我可不是女將軍殿下萬不可意氣用事,我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事后復盤,人人都是諸葛亮,真能臨陣指揮,那才是真將才啊”
宜王諷刺一笑,說道“就是事后諸葛亮,本王帳下也沒找到一個真是太平的日子過得太久了,武官還不如文官,空有一膀子力氣,連一個小小的蕭盛都斗不過,又何談天下”
吳蔚聽到宜王這么說,心中明白了幾分,她雖然有些瞧不上宜王,但矮子里面拔大個,梁朝藩王也就這個水平了,沒辦法。
至少宜王不會賣國求榮,不會勾結扶桑,這就比皇帝強
吳蔚說道“殿下別這么說,那蕭盛,蕭伯讓,頂級世家的嫡長孫,年少成名,文武兩榜的狀元,歷經兩朝,平步青云,官居高位。這種人再過個幾十年,事跡都夠拿來著書立說了,豈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解決的”
“你這是在壯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非也,我只是在就事論事,殿下平心而論,您覺得普通世家,或是白衣出身的人,所積累的見識,學識,經驗,真的可以和一個頂級世家出身的嫡長孫相比嗎蕭家可是太后的娘家,皇帝的母族一個榮耀百年的世家培養出來的繼承人,怎么可能是簡單的”
宜王嘆了一聲“如今本王手下,的確沒人能比過蕭盛。”
“怎么沒有殿下,你不就是嗎論各方面的實力,殿下可是穩壓蕭盛一頭的”
“你這是何意”
“殿下御駕親征吧殿下是開國之君,而非守成之君,古往今來哪一位開國之君是坐在府邸之中坐享其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