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到剛才進門后就始終獨自站在一旁安靜無聲的小孩,心臟為之一緊,終于在被云錦煙
用話題拽出牛角尖后意識到自己當時對那個孩子的忽略。
也終于意識到,那個孩子原來才是真正延續了自己和丈夫血脈的女兒。
可之前心神全都掛在了昭昭要被帶走這件事情上,她整個人都渾渾噩噩難以集中精力,更沒有認真注視過那個孩子哪怕一眼。
也因此,現在乍然間想要回憶那個孩子長什么樣有多高穿著什么衣服,記憶里卻都是模糊一片。
吳晚張了張嘴,還沒有組織好語言,眼淚卻莫名滑出眼眶。
兩個孩子她好像哪一個都沒有好好對待過。
黎家在爭取昭昭,自己也在爭取昭昭,那個孩子從始至終都在一旁安靜站著,她聽到大人們那些話的時候,會不會、會不會覺得難過
吳晚不敢多想下去,胡亂擦掉眼淚后,啞聲問對面兩人“剛才那個小孩叫什么名字”
從那個孩子進門到現在,她甚至沒有問過孩子的名字。
而黎家卻已經連昭昭在附近讀幼兒園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相比起來,自己方方面面都比不上他們,那個孩子驟然從黎家離開,到了這個破爛不堪的家里,又該怎么適應生活
被她問到孩子的名字,夫妻二人都愣了一下,而后女人輕聲回答“叫黎音,音樂的音,我們當初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夠像歌謠一樣無憂無慮。”
但事實上,歌謠有太多種,正如黎音此時乍然生變的人生。
吳晚沉默片刻,對她說“昭昭的名字是她爸是我丈夫取的,我們沒有太多的文化,只希望女兒的未來能夠光明敞亮。”
黎爸爸聞言,贊賞道“這個字的寓意很好。”
一句點評后,場面又恢復到令人窒息的安靜。
吳晚不想提起將昭昭還回去,黎家也終于意識到昭昭回去后,黎音的處境將會一落千丈。
黎音也是他們精心養大的孩子,從還在襁褓里到咿呀學語,從開口喊第一聲爸爸媽媽到會跑著撲進他們懷里其中凝結了多少期待和愛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但這不是他們踟躕的原因。
孩子必須交換回來,這是原則,特別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在一個不那么富裕的家庭里吃了這么多年的苦,吳晚又是不良于行,一想到昭昭在這個家庭沒有得到正常小孩快樂無憂的童年,他們就愈發堅定了要把孩子立馬帶回家的想法。
只有這一點,無論怎么交涉,都不可能退步。
沒有任何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能夠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骨肉在另一個地方繼續吃苦,甚至過不上正常小孩普通無憂的生活。
他們的態度堅定,吳晚被步步緊逼,情緒已經無聲抵達了一個臨界點。
云錦煙感受著吳晚越來越用力攥住自己的力氣,微微蹙眉,開口對兩人說“我很理解你們的心情,換了我,我也會毫不猶豫帶回自己的孩子,當然,吳姐也是一樣的,她肯定要把音音認回來,但是孩子不是沒有感情任家長支配交換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