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降臨,白天的燥熱慢慢褪去。
疲憊不堪的眾人已經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倒頭就睡。
未晞拿出油布鋪在地上,總共四塊,地上鋪了兩塊,稍大的一塊是李尚和周氏帶著未晞、李佑善睡,稍小的一塊是李佑臻一家三口睡。
剩下兩塊蓋在身上,防止夜深露重。
未晞一邊是周氏,一邊緊挨著大嫂徐婉云,不敢分開,怕晚上不安全。
這里草木茂盛,木系生機濃郁,未晞仍是用修煉代替睡眠,一方面是為了盡快提升異能,另一方面是為了警戒。
流放人員的構成十分復雜,除了李家外,還有另外兩個家族,一家姓趙,一家姓陳,這兩家據說是因為貪污受賄被判抄家流放的,跟李家的事并無牽連。
三家的嫡系旁支加一塊能有十幾家,各有各的心思,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夜里搞事所以必須警惕。
可能是第一天,還沒人敢生事端,所以第一夜平安無事的過去了。
天剛蒙蒙亮,解差就敲鑼叫人起來,然后生火做飯。
早上還是窩窩頭和米湯,未晞一家配著熱乎乎的米湯吃了昨天剩的冷饅頭,湊合了這一頓。
不到辰時,差役就催著他們上路了。
今天的路程稍微輕松了一點,主要是三個男丁解放了雙手,能幫著多拿一些東西。
未晞的竹簍被二哥搶走背著了,她只用拿一個包袱,里面裝的是衣服藥物之類的東西。
包袱背在背后,她跟大嫂輪換著抱辰辰。
才一歲的小孩子,看起來很輕,但抱久了就覺得沉甸甸的。而且這么熱的天,抱在一起汗津津的,大人難受孩子也難受。
未晞計劃著休息的時候弄個背兜,將孩子放在背兜里會輕松很多。
不抱孩子的時候,未晞就順手在路邊采蘑菇和野菜。
李佑善見了好奇,“晞晞,你怎么知道這些能吃”
原主過往的經歷中,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日常接觸的都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從來沒有機會接觸這些。
未晞自然不會違背人設讓人懷疑,她抬手往前面指了指,“跟人學的,她采什么我采什么。”
李佑善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個老太太在時不時的采東西。
他不認識對方,但李尚認識,“那位是原本的戶部清吏司主事陳子言的母親,陳家是寒門出身,陳子言高中狀元后才從鄉下搬到京城,他的母親認識這些也不足為奇。”
過了明路后,未晞就正大光明的采摘起來。
他們的食物撐不到麓州,而且沒有蔬菜,所以必須路上補給。好在是夏天,野外的物資還挺豐富。
蘑菇、木耳、馬齒莧、蒲公英、地皮菜還找到了一把小野蔥。
只要認識,很容易就能找到吃的。
但偏偏沒幾個人認識。
抄家后,下人仆從都被官府發賣了,并沒有跟著流放。流放的這些都是老爺夫人、少爺小姐們。他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哪里知道這些東西怎么分辨。
能有一個陳老太這樣的,已經是意外了。
不過聰明人不少,有樣學樣,見到他們采,也在后面跟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