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羨之頓時面如死灰。
完了,他完了,竟然被發現了
圍觀的百姓聽到這么勁爆的爆料,立刻被吊起了八卦之心,紛紛跟在他們后面,想吃到第一手瓜。
魏國公被騙,差點搭上自家姑娘的一輩子,對楊羨之恨之入骨,也沒有藏著掖著,將他所做的惡事全部抖落出來。
于是短短幾天時間,新科狀元科舉舞弊,讓雙胞胎妹妹妹代筆替考,在高中狀元后欲殺妻攀附權貴的故事,傳遍了大街小巷。
不止是因為古代缺少八卦娛樂的原因,這其中還有皇后等人的推波助瀾。
她們想讓楊文心的故事被更多的人聽到。
因為被掩藏在狀元郎殺妻高娶的勁爆話題下,所以楊文心一個女子竟然有狀元之才這件事,也得以順利傳播。
若是單單傳播這件事,恐怕很快就會被酸文腐儒批判。
如今這樣就很好,等他們意識到的時候,這件事早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知道的人多了,就不乏像皇后她們一樣被觸動的人。
這便是一個好的開端。
皇后思來想去,最終決定開一家女子書院,給那些想要讀書的女子一個機會。
即便現在還不能提出讓女子參加科舉,但不妨礙她們先學
著,等學成也得好幾年。
這段時間,總能想到辦法解決女子參加科舉的事。
皇后還將這個計劃告訴了其他嬪妃,眾人紛紛響應表示支持。
于是,由皇后牽頭,眾位嬪妃支持的第一家女子書院便成立了,名字叫做文心書院。
用了楊文心的名字,因為她既是書院的院長,也是皇后等人成立女子學院的初衷。
皇后將長公主軒轅昭昭送進了學院,貴妃、淑妃、賢妃后宮的所有嬪妃都發力,送信出去要求將自家適齡姑娘送到書院。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感謝軒轅靖了,因為他為了平衡前朝后宮,幾乎將所有重臣家中的女兒妹妹都收進了后宮。
所以后宮嬪妃一致想要做的事,跟家里通了氣后,前朝基本上就沒有反對的。
畢竟皇后只是辦一家書院而已。縱觀其他朝代,也不乏有皇后辦書院的先例,就是為了給貴女們鍍一層金罷了,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哪怕皇后辦的書院教的是四書五經,他們也只當做是小打小鬧,又不是要參加科考,隨便她們學什么。
便是有那么一兩個反對的,也成不了什么氣候。
只是叫囂幾句女子不該拋頭露面、應該在家相夫教子之類的話語,皇后等人并不在意,因為她們現在需要的是蟄伏。
她們能忍,未晞卻不想忍,不能當面硬剛,她還不能從其他地方找補嗎
于是找出蹦跶的最歡的幾個官員。
喲,禮部侍郎徐大人可真是寶刀未老啊,一把年紀了還學人小年輕養外室連孩子都有了
老來得子可是讓徐大人高興壞了,就是發愁怎么讓孩子認祖歸宗。
可惜啊,孩子不是他的,那外室另有情郎,就那個給外室看大門的就是,徐大人一走人家就是一家三口甜蜜蜜,嘖
噗
正在喝茶的嬪妃,一個沒忍住全部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