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白若嬌那天去找自己說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話,那些話,是白若盼飄蕩了千年,在自己快要重生回來的那個時代才聽說過的。
那些話除了是書本上的一些知識之外,還有著暗號的含義。能對上暗號,就證明這兩個人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白若盼早就知道,從那時候開始,白若嬌就已經懷疑自己有問題了。
但有問題又如何她就是白若盼,并不是什么其他人。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雖然已經可以確定白若嬌的靈魂就來自于那個令人驚嘆的時代,所以她可以說出那么多令人驚艷的詩詞,想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制作,甚至還能得知別人家傳的某些秘技。
那她到底有沒有上一世的回憶
如果有,那么她為什么放棄了與自己相伴一生的寧王,而選擇了未來會逼宮失敗的大皇子如果沒有
她選擇大皇子,只是因為他是大皇子
要知道,那個時代的法令是不允許一夫多妻制的。尤其是女人,她們會追求更加純粹的感情,不可能允許自己的丈夫除了自己,還有別的女人,更別說是給別人做妾。
白若嬌做出來的一切事都有些矛盾,可又能說得清楚。
她,逐利。
雖然她的靈魂來自于更加先進的,美好的,獨立的社會,可是她的本性仍舊逐利,幾乎完美的繼承了白之義和白老夫人的性格,比自己與大哥二哥更加像白家人。
白若盼自己畢竟是大盛出生的人,宗族觀念更強,同樣也對這個時代的規則體會更深刻。但是白若嬌不會,她對白家也好,對陳氏也好,甚至對整個大盛估計都不會有太大的歸屬感。
她要的,就是能抓在自己手里的利益。
白若盼用力噓了口氣,用力抓住手里的暖爐。
她絕對不會,也不能讓白若嬌做出任何傷害白家利益的事
一場暗流,在白家姐妹中間,慢慢的涌動起來。
還未到正月十五,很多商販都已經開始開門做生意了。
一個是因為十五過后衙門開印辦公,一個是因為十五十六連續兩天,京城都會有及其熱鬧的燈會。
就連皇上與后妃還有若干朝臣都會登上望月樓,欣
賞這場燈火游龍的盛世場面。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
外面會更加雜亂,
指不定會出什么事兒。所謂千金之軀不坐垂堂,更是沒有必要非要去參與這樣的事。若真的想要去看,還不如找個茶樓酒樓包兩個廂房,既安全,又不會有沖突。”
很難得的,白若盼在晚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就算白之義再怎么不喜歡楚凌留下來的這三個孩子,但是正月休沐的這段時間,好歹也會在晚膳的時候聚在一起,畢竟他是家里的大家長,總得有點兒威信。
這次晚膳,由白家最小的孩子白江玉提出想要去燈會玩的話頭。
陳氏自然是附和的,不為別的,主要是這家中氣氛實在是讓人難受,她身邊也沒有順手的人,半個管家權也沒拿到手,更是憋悶。就算這幾天參加了大大小小好幾場宴,但是感覺已經完全不如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