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心底冷笑一聲,與世無爭
她年輕的時候是挺傻的,后來女帝死了,先帝也英年早逝,她才知道爭,才知道爭到的滋味有多好。
“你罰了李家,貶了皇后,又把人都打發出去,攪了哀家的壽宴,不是為了陪哀家憶往昔吧。”太后嘴上涼薄,心底里其實并不好受,他們本是母子,眼下卻形同敵人。
都是女帝,是女帝周見鯉把她的兒子教養成了如今的模樣,讓皇帝跟她一點也不親近。
惠安帝心里挺糾結的,一會兒想狠心,一會兒想起父皇對自己的期望,最后想起皇祖母對他的諄諄教導。
良久,他緩和了語氣道“母后,您以后待容妃寬和些吧,像今日這種事,莫要做了。”
太后眼底一黯“民間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哀家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
她不過敲打了一下容妃,讓那個賤婢不要去想那些不該要的,皇帝就在那么多人面前讓她下不來臺,真是個好兒子啊。
“母后,您知道朕想做什么,后宮不得干政,不要讓兒為難。”
惠安帝這話一出,太后當場就繃不住了。
“你想做什么,你想把皇位給那個賤婢的女兒,你這是想把周氏的天下毀了,哀家絕不允許此事發生。”
惠安帝眼眸一沉,心說
這天下早就不姓周了,皇祖母還在世時給他講過一些皇族秘史。
幾百年前,有一位百鉞皇帝昏庸無道,相信什么凰女預言,把皇室所生公主都殺了,只留皇子,結果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等他死后,周氏皇族偏偏只剩下一個僥幸逃出的公主還活著。
那個公主的愛人也是個女子,且不喜皇位,她便瞞天過海,讓一個女官的后人代替了自己的身份。
嚴格算起來,從那以后的周氏皇族就都是那個女官的后人了。
這種秘辛只有歷代皇帝才能知曉,太后自然是不知情的。
惠安帝低嘆一聲“母后,容妃是朕欽封的四妃之一,兒希望您不要再輕賤于她,至于皇位,朕自有定奪。”
其實他也對兩個兒子抱有過厚望,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厚望逐漸變成了失望。
老大懦弱無能,為世家把控,老二狠辣無情,為君不仁。
只有文安,不僅有治世之才,且善于納諫,知人善用,最難得的是有一顆仁心。
惠安帝想起皇祖母的教導,為君者當以天下先,而非子嗣傳承,把皇位交到文安手里才是天下之幸。
而他也相信文安能做一個賢明之君,就像皇祖母那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女帝。
惠安帝說罷,便轉身離去,沒有再理會太后的想法,心里已經下定主意,母后若不干預還好,若母后糊涂,他不介意行不孝之舉。
為了文安,也為了江山。
殿門一開,二皇子和文安公主齊齊一拜,俱面露關切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