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嗚呼明王慎德,四夷四夷”
尚書背到一半,后面的想了又想,依舊是想不起,像一旁的小太監伸出手。
小太監忙把書遞到他的手中。
太子翻到那一頁,對著書逐句念了一遍,隨后合上書。
把尚書這本書,又重頭開始背,待背到一處,又卡了殼。
挫敗的嘆了口氣,剛想再次接過太監手中的書,就聽到一旁傳來提示“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
四目相對,太子發愣的問“你不是不識字,沒讀過書嗎”
伊沐在紫禁城太出名了,事跡別說太子,就連大臣都知道。
伊沐糾正他“我識字,讀過書。”
又補充道“你這本我沒讀過。”
“那你怎么會背”
“你剛才不是念過一遍嗎”
說完看著太子手中的書,走進兩步問“你這本書叫什么”
尚書
她過目不忘,看書無數,這二個字卻認不得。
太子還沒從她聽過一遍就會背的事情中緩過神來,啥玩意,傻常在聽過一遍就會背了
低著頭傻傻回“尚書。”
“尚書在這里是這樣寫的”
伊沐小小,記錄bug,游戲中文字錯誤,與現實不同,影響用戶體驗。
夕陽西下,紫禁城落下一層金黃,康熙的腳剛踏入乾清宮的宮門,一個小太監就疾步走到他面前。
梁九功斥責了兩句。
康熙站住腳步,問“何事如此驚忙“
小太監忙回“回皇上,沐常在在乾清宮等著,想要求見皇上。”
康熙抬頭望了望天,她不餓嗎都快要晚膳時分了。
他堂堂一國之君,不至于怕一個常在,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懶得搭理。
“走,去承乾宮。”
承乾宮內,佟佳氏已經擺膳,聽聞皇上來了,忙出門迎接,又吩咐廚房,做幾道康熙喜歡吃的菜。
康熙小時在宮外居住,佟佳氏是舅舅家的表妹,自然是一同玩過的。
后康熙回宮,佟佳氏也常常被接到宮里,兩人也是時時見面,自小一同長大的情意,非同一般。
佟佳氏笑問“表哥怎突然過來了也不差人提前傳一聲,臣妾想準備些皇上愛吃的膳食都來不及,剛吩咐下去,現在怕是小廚房跟打仗一樣,手忙腳亂了。”
康熙被伊沐逼過來,心里也是有那么些憋屈“沐常在那個小傻子今日做的事,想必你也是聽說了,朕不準,她在乾清宮守了半日,朕若是回去,怕是晚膳都要氣的吃不下了。”
說著在膳桌前坐下。
佟佳氏給他夾著菜,好笑道“表哥這話說出去,怕是要讓人笑話,表哥要是實在不喜她,被她煩的頭疼,就隨便扯個由頭禁足了,關在靜安宮,只當沒有她這號人。”
“還是說,表哥舍不得這絕色所有任由她胡鬧。”佟佳氏貝齒輕咬筷子,似是打趣的問。
康熙是個懂風情的人,后宮的拈酸吃醋,他是懂的,也是享用的,哪怕佟佳氏說的有那么兩分對,他也不可能當著她的面承認。
掀開衣袍,走到一側的書房內,立在案桌前,拿起擱置的毛筆。
佟佳氏放下筷子,跟了進來,見康熙下筆如有神,筆鋒不停。
忙幫著換紙張,外間的宮女進來,把寫了黑字的紙放在一旁鋪著。
等到康熙一口氣寫了十幾首詩,她才一一看過,不住的點評著“好詩”
這詩每一首都是稱贊康熙的,佟佳氏看的歡喜“表哥,每一首都是佳作,皆是贊頌表哥的”
“這些詩,都是近兩日,從江南那邊傳來的。”
康熙看著那些詩,表情難辨,過了半晌,悠悠道“你說,就沖著這些詩,朕能不善待沐常在嗎”
原就是一個傻子進宮,沒犯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他若是怪罪降責了,贊頌他重諾的這些詩,就顯得名不副實了。
天下秀才何其多,江南的秀才更是多不勝數,用伊沐能收江南學子的心,就算是氣死,康熙也認了。
佟佳氏再看這些詩,就笑不出來了,這一首首詩,就如一道道護身符,把那個傻常在,護的嚴嚴實實。
兩人坐回膳桌,佟佳氏眉目垂了下,突然問道“表哥,沐常入宮還未到一月,怎就接二連三的有江南那邊的詩傳過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