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想要語言交流也只能選擇這婦人了,繆宣直接看向她“你夫家姓趙”
婦人重新跪下,她張開嘴,聲音嘶啞地像是鐵皮摩擦“回大人,是。”
這位趙嫂子大約也認識幾個字,雖然恐懼,但大概是被審過一次的緣故,她說的話竟然還算有條理,在平鋪直敘中,她十分坦誠地和繆宣交代了兩個月前的事情起因。
三個月前,遼東王的家庭內部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爭執,王妃因為某件事情同王爺翻臉,隨后小郡王站在了母親這邊,小郡主則年紀太小被瞞在鼓里。
兩個月前的某一日,內院的小廚房被發現在王妃的湯羹中下了慢性毒藥,于是王妃爆發,在王府內大查了一通,最后把所有沾染了這事情的人全都按罪奴處置,這三十幾個被賣走的竟然還算是幸運的,他們畢竟同主家有那么一分情誼在,留了一條命,至于其余的仆從,基本上都死于毒打和過量的藥劑。
繆宣靠著精神力能很輕易地分別出他人語言的真偽,趙嫂只是一個普通人,她在繆宣的面前就和透明的沒有區別,她說得每一句話確實都是真的,其中也包含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推測,比如那個“某件事情”,她就猜測是王爺養外室,想要培養私生子來替代小郡王。
不過現在看來,這個猜測必然是不正確的,前有妖邪滅門,后有錦衣衛暗探,遼東王若有的私生子很難隱瞞,而且遼東王妃還是出了名的兇妒,她娘家有勢力,但凡妾室奴婢懷孕了,不是一帖墮胎就是墮完賣掉。
為了私生子而夫妻爭執完全沒有必要,她直接賣人就好了,反正她已經這么做了好多年,而東王拿她完全沒辦法。
遼東王的身份非常尷尬,他因先帝的嫌棄和忌憚而被驅逐,年年都有錦衣衛和西局“拜訪”,因為懼怕被參,對朝中有人的世家大族都多有退讓
繆宣回憶起這幾天來的取證,他確實去過王妃的娘家,那是僅次于戚氏之下的大家族,族內子弟有不少人加入了幽薊臺,算是嫡系鐵桿,也許正是因此,他們對麒麟衛的來臨也是最防備警惕的。
但即便如此,繆宣也探查出了一部分真實的情緒和想法,比如說,這個家族對遼東王妃心存怨言,再比如說,在王妃和藩王的爭執中,一向弱勢的藩王反而贏得了王妃娘家的支持。
第二個問題就是慢性毒藥了,下毒當然是很嚴重的危險事件,但遼東王府因此處理了近百人
這是個很恐怖的數字,因為在毒藥事件前,遼東王府的奴仆只有三百人左右,這一次性就處理了三分之一,被賣走的又都被嚴苛地處理過,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些什么。
繆宣的心里其實已經有了大致的猜測和定論,只是他很不愿意道破真相從而摻入到這件破事里,二十多年了,假如說早幾年他還有別的念頭,那現在也只剩下趕緊做掉目標一走人。
然而在這偌大的遼東襄平內不可能沒有西局的人,這一批奴婢里很有可能已經被薅走了幾個“死人”,麒麟衛被迫查到了這個地步,他這指揮使再想裝糊涂,那也不能夠了。
沐鳳陽沉默地守在督衛的側后方,他在辦理公事時還是知道分寸的,尤其是這種審訊的環節,既不能打攪到督衛的問詢,也必須戍衛督衛的安危
雖然后者很可能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