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里,蕭沅沅足不出戶。
太后從宮里派了人來,有宦官和宮女,共十六人,伺候她起居。
蕭沅沅知道,這些人說是來伺候她的,實際也是監視她,充當太后的耳目。顯然,她跟陳平王的事,讓太后不放心。太后唯恐她再與陳平王私會,故而安排人看著她。其中,有兩位是宮中年長的嬤嬤,每天教她學習宮廷禮儀,還有些婦人之事。一名女官,教她學習朝廷的典章制度。
蕭沅沅知道逃不掉,也就放棄了掙扎,老實跟著學起來。
上輩子她也做過皇后,不過是一道圣旨,行個大典,卻沒有這么嚴謹地受過宮廷教育。還挺有意思,尤其是太后派來的這位女官,為人十分淵博,通曉書史,各種典籍,熟知朝廷各種律令。太后要求她,必須學習典章律令,回頭還要設試考她。
蕭沅沅聽說還要考試,頓時不敢馬虎大意。
她也想給姑母留個好印象,于是認真學習起來,將那幾本關于典章和律令的書,翻來覆去,死記硬背,愣是全部背了下來。
等到太后召見她時,蕭沅沅便對答如流。
太后見了,很是高興,又出了試卷考她,答的一字不錯。
蕭云懿拿著試卷看完,笑著夸贊她道“你倒真是長進了,這試卷答的很好,最后一題也論述的很好,字也寫的好。樣樣都很好。”
蕭沅沅頭一次從姑母臉上看到對自己滿意的眼神。
她趕緊奉承說“都是姑母教導得好,我以后會更用功的。”
蕭云懿道“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讓你學這些,還要這樣考你”
她并沒有讓蕭沅沅回答,而是主動說道“你要做皇后。皇后不光是皇帝的妻子,還是一國之母。你將來不但要管理后宮,還得和那些朝廷大臣們打交道。你得了解朝廷的典章制度,這樣做事才會有分寸。要熟悉朝廷的律令,才能處事公允。有分寸才會受人敬重,有公允,才能真正得人心。”
蕭沅沅道“我會牢記太后的教誨的。”
“不光這些,平日里也要多看看史書。讀史書就像照鏡子,讀多了你自然有心得。尤其是作為皇后。你可以看看歷朝歷代那些皇后,她們的命運還有家族興衰。尤其是漢代的皇后衛子夫,呂太后等等,我每每看了總覺得身后毛骨悚然。時時想起,便警醒自己,不敢有一日放松。”
蕭沅沅聽了她的話,道“我一定聽姑母的話,好好讀史。”
蕭云懿道“你可看看史記,還有漢書、三國志。戰國策及左傳,都是好書,我都讀過許多遍。你現在比我當年要容易多了,我當年入宮時,才識得幾個字,沒人教我讀書,全靠我自學。”
沒有蕭云懿前半生吃的苦頭,就沒有蕭家如今的榮耀。可是蕭家的這些子孫后輩們,從不想這一切從何而來,只覺得理所應當,個個都貪圖享樂不思進取,伸手只管要官要爵,這讓蕭云懿覺得很是煩惱。
她的存在,讓蕭氏一
族成為了當今天下最顯貴的姓氏。她不想在自己死后落得抄家滅門的下場。
其實所謂的族人,和她究竟又有多大的關系呢不過是依附她的一群人。只是留在史書上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