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病的好難受。
他渾身滾燙,像火燒一樣,四肢也疼的厲害,骨頭縫都是疼的。
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太后的寢宮。
他睡在她的床上。
那是他小時候睡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有睡過了。太后坐在床邊,用棉巾蘸著熱水,擰干后,替他擦拭著身體。
他忽然想起小時候生病,她也是這樣守在床邊,整夜地照顧他。
他忍不住流淚。
他喊了她一聲“媽媽。”
他心里知道,她已經不是他的媽媽了。
他多希望那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自己做的一個噩夢。
太后替他擦拭著眼淚,又摸了摸他的臉“好了,別哭了。”
太后道“怪我責罰的太重。誰叫你脾氣這么倔,古語云,小仗受大仗走,你整日讀圣賢書,難道孔子的話你沒聽過嗎我只是一時氣惱,所以罰了你,哪知你硬要同我賭氣。真要是有個什么三長兩短,豈不是要我擔負罪責。”
趙貞流淚道“孩兒只想讓阿母消消氣。”
太后道“虐待你自己,難道我就消氣了以后不可犯傻了。”
太后端著粥,坐在床邊,親自喂他喝粥。
她的碗里,會有毒藥嗎那是他一瞬間的想法。然而他不愿細想。
這就是他的命。即便是毒藥,他也反抗不得。
他生病的日子里,太后每日在床邊,親自照料他。她看起來還是和從前一樣,對他關懷備至。
但他知道,一切都不一樣了。
他聽說,太后有意想廢了他,立陳平王為皇帝。
陳平王不愿意,還替他求情。
他心中感激這個弟弟。
太后不是不想廢他,只是沒找到更合適的皇帝人選。
那些日子,他明白了,他必須要聽話才能活下去。
太后需要的是聽話的工具,如果他敢違抗她,就會是死路一條。就像他的父親一樣。當年他父親剛剛登基時,太后就垂簾聽政。他父親登基是十二歲,太后那會二十出頭,垂簾聽政。他父親漸漸長大,對太后的一些所做所為很不滿。太后行止不端,同朝中的某位大臣私通,遭了朝野的非議,被逼的撤簾罷令。他父親殺了那個同太后私通的大臣,據說,還是凌遲處死。太后對這事耿耿于懷,所以一直憎恨他父親。
這些事,趙貞都是隱隱約約聽來的。
太后同他父親,也沒有任何的感情。他父親是他祖父的另一個妃嬪所生,在太后看來本就是情敵之子,心中厭惡至極。那些事,或許有些不情不愿。而父親對她也是有仇視的,因為他父親的生母,也是被去母留子殺死。太后是去母留子的獲利者,兩人自然不可能和睦相處。
他父親處死了太后的情夫后,關系更加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