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意苦笑“我倒真不想做這個官。”
麗娘道“為何”
雨聲窸窸窣窣,敲打著枝葉。趙意怕她冷,將她身子貼近自己,將自己的外袍籠罩住她“你沒聽過那句話伴君如伴虎。原先太后在時,我與他是親兄弟。他心中委屈,我替他開解,他有煩惱憂慮,我替他出謀劃策。而今太后去了,他沒有敵人,也沒有威脅了,我們這些人便都是他的威脅。我倒真愿意只做他的兄弟,不想摻和朝廷這些事。”
麗娘笑“你這個人,就是想的太多。你同皇上感情這般親厚,大可不必如此杞人憂天。”
趙意嘆道“興許真是杞人憂天吧。”
趙意自遷中書令,凡朝中大事趙貞皆與他相商,又讓他起草詔命。出入應對,機要奏密無不知悉。趙意深知伴君不易,尤其是牽涉朝政,萬事謹慎,不敢掉以輕心。趙貞在殿中說的話,不論何人問起,絕不往外透露一字。哪怕是王妃詢問,也絕不肯多說。在趙貞面前,也愈加恭敬,平日除了公事,幾乎不與大臣往來。
趙貞見了,對他說“你平日里應該多結交大臣,多和臣僚們親近往來。若只是出入內闈,又怎能對朝中的人事了如指掌”
趙意深知,作為封王,和大臣結交太深,是犯忌諱的事。他不愿去惹這樣的麻煩,招君王猜疑,遂笑辯解說“臣弟素來愛清凈,不喜與人往來結交。”
趙貞知道他是托辭,道“你是陳平王,是朕的手足。你的眼睛,便等于是朕的眼睛。你的嘴巴,便等于是朕的嘴巴。你多和大臣們往來,才能將這些人都看清,才知道誰能信任誰不能信任,誰可用誰不可用。”
趙意道“臣不敢妄充皇上的耳目,更不敢代君王口舌,不過披肝瀝膽,竭忠盡誠罷了。皇上有言,臣弟無敢不從。”
趙貞道“朕信得過你。”
趙意同魏陽王趙懷,司馬趙端等關系親近,常在一處宴飲。一人對皇后,都頗有微詞“皇上為何一味地專寵皇后若說陛下,而今不過才一個兒子。總該多納妃嬪,綿延子嗣才是。咱們該勸一勸至尊。”
趙意道“這是天子的家事,皇兄沒說什么,咱們何必多嘴多舌。皇后聽了,怕是會不快。”
趙懷斷然說“天子的家事即是國事,豈有不能說的我
看不是皇兄甘心情愿,只是皇后妒忌。當初太后要納韓延和魏劭的女兒為貴妃,皇后不愿意,太后便罷了。宮中歷來去母留子,偏到皇后這里廢了規矩。而今后宮獨皇后專寵,陛下還讓她參與殿議。蕭太后前車之鑒猶在,天子不能不警惕。”
趙懷酒后多言aaadquo臨清王曾在皇上面前提及先帝太上皇之事,便遭皇后痛斥,說aaasquo太后若有竊國之心,豈容你們活著。aaasquo她說的你們,莫不是咱們這些我看皇后容貌雖美,而性子刁悍,不是好相與的。皇兄若有別的妃嬪也好,否則盡日與她同床共枕,豈不盡由著她吹枕頭風▌▌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趙意道“這些話,你從哪里聽來”
趙懷道“不問從哪里聽來,總歸不是空穴來風。”
趙意道“這些道聽途說之言還是不要再傳揚了,否則說出去,陛下恐怕怪你挑撥離間。”
趙懷笑“我看你和皇兄一樣都被她的美色所惑。”
趙意道“并非我向著皇后。只是皇后未有過失處。我出入禁中,看皇兄與她情意頗為相合,皇兄并未說過皇后不好。皇兄病重,皇后親嘗湯藥,日夜守候,頗為盡心。咱們說這些,倒顯得居心叵測。咱們畢竟是臣子,只要皇上未言皇后不是,咱們就不該妄加揣測。”
趙貞隱約聽聞此言,隔日,特意問起趙意,他與魏陽王等人之言。趙意怕趙貞會不高興,不免替魏陽王說話“皇上偏寵皇后,朝臣自然會有諫言。圣人說,君主不得有偏愛。君王身負江山社稷重任,一旦有了偏愛好惡,就容易被蒙蔽,失去判斷。一旦有所嗜好,就會被人利用,投其所好。臣子們擔心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