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是偏遠了些,
但是拍民俗故事確實非常合適。
那個場景一拍,老房子老瓦,褪了色的柱子和大門,氛圍一下就拉滿了。
第一個故事拍的是“柳樹娘娘”。
取材是村里為了給病弱的小孩求保佑,會讓小孩拜村里最長壽的樹為干娘,男主出生的時候就有這一遭。
柳家村里最長壽的是村頭那棵幾百歲的柳樹,旁邊還立了廟,稱為柳樹娘娘,男主生病的時候還拜干娘,村里不少小孩也拜過。
男主成年之后回村,是因為奶奶去世,路過村口,發現這里新規劃了一條道路,柳樹要被砍掉了,連帶著破舊的柳樹娘娘廟也即將要在新年后被拆除。
但這之后,村里不斷發生怪事。
村里唯一的神婆,就是男主的奶奶突然死去,留下的徒弟是她收養的一個女孩,還年輕,神婆教的只學了一半,不能像以前那樣舉辦儀式。村里大雪封山,外面人也進不來,這位據說能通靈的神婆繼承人,即是女主,只能算出是柳樹娘娘生氣了,要叫她消氣才行。
男主卻不相信這種怪力亂神的東西,他覺得一些事情只是巧合或者干脆就輸有人搗亂,故事便這樣開始了。
這部戲里固定的主角團隊有三個人,堅定的科學主義者男主,半拉神婆據說能通靈的繼承人民俗知識豐富的女主,以及男主的朋友,負責在過于恐怖和緊張的氛圍內調節氣氛的喜劇角色,角色設定是個討喜的小胖子。
剛開機的那幾天,都拍得挺好的。
這種中式民俗故事不好拍,很容易一不小心往封建迷信的道路上走,顏鹿劇本上定了調,這種鄉村里的“信仰”和國外的那種宗教信仰不一樣,本質上是一種帶有實用主義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樸素價值觀。
要拍這種民俗“恐怖”,絕不只能是拍恐怖本身,很容易走岔路,落了俗套了,重點在于鄉村的文化本身。
所以宿寧在這里留了一段時間,盯著劇組拍攝,看故事實際拍出來的風格和效果。
這是實景,這個季節,村里是真的有大雪,雖然沒有到封山的程度,但確實很冷,且這種村里的條件確實不太好,不可能有酒店住的,拍攝期間演員都是住的租的村民的院子,苦是苦了點,但拍戲是這樣的,演員要演好戲,哪里有處處舒服的
哪怕是顏鹿這個編劇,她本來可以不用跟組的,為了盯效果也過來了。
但拍著拍著,某個演員卻有意見了。
溫子荊和積雪自然不會,這點苦對他們兩個來說還算不了什么,來之前都知道這環境,有心理準備,其他有經驗的演員也不會說什么,哪怕是龍套,因為宿寧給的錢夠多,所以天氣冷一些也樂樂呵呵的。
但主角團的那個小胖子,用的是港島的演員,這位來頭還不算簡單,是影后付晶的親外甥,叫付泳知。
他能當上這個主角團隊之一,也不算單純憑著關系,他在港島是演過幾部戲和電影的,還參加過綜藝,在全國范圍內算是熟面孔,不是沒有名氣的,對這個角色是合適的。
演技算是合適,品性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