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個動畫導演,讓人印象深刻,拍了一部動畫短片,是很有國風的水墨感,拍的卻是一個樸素的故事,叫銀鐲子,一個女孩追逐兒時夢想的故事。
拍得很好,雖然故事表達還有些稚嫩,但看得出已經很有風格。
可惜,這部動畫短片太短了,只有十五分鐘,而且后面的八分鐘都有些倉促,沒有之前那么讓人印象深刻,整體的完成度不夠高。
這部作品雖然進了展映,但在其中的展示機會很少,宿寧也是機緣巧合看到了,回去之后,特意讓人去聯系了這個年輕的導演。
對方聽到是光影娛樂來的,聽起來很是高興,也坦陳了最后制作倉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沒錢了。
拍這種作品,花費實在太多了,這位年輕的導演為此幾乎傾家蕩產,在明知道這種短片并沒有什么商業化的途徑的情況下,依然拍了。
而她這樣的堅持只有一個原因因為荊棘獎近幾年鼓勵這種短片拍攝,并對外了展示的機會,她爭取到了,因為這個小小的機會,最近已經有幾個投資商聯系過她了,想繼續支持她的作品創作。
眼下,宿寧也打算和她合作,給她新的機會。談話談到最后,她這樣和宿寧笑著說“連大名鼎鼎的光影娛樂都來了,看來我的夢想真的要實現了。”
雖然有些細節還要詳談,但顯然對方是很相信光影娛樂的,只提出這個名字,就不必多說了,甚至都還沒有談到投資的數額,就欣然同意了下一步的接觸。
話里話外,她提到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詞,“夢想”。來到這里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夢想,眼神里都是閃著星星的,懷揣著對這個行業發自內心的向往
這獎項最重要的從來不是那一個晚上的紅毯和頒獎典禮,而是這些“機會”,這與宿寧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謀而合。
倘若不是他之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行為得到肯定,是無法這么快得到對方肯定的。
所以實際來過之后,宿寧很喜歡這個地方。
即使是帶著警惕心來的,但這里的情況可以說是出乎他的意料。
荊棘獎很好,他完全理解,為什么無數人和書里的主角都把它當成最終目標。
但就是因為這樣,和他所知的原著的結局對比起來才更顯反差,曾經以荊棘獎為目標的主角最終郁郁而終,證明在許多年后,荊棘獎似乎不再這么美好了,好似理想毀滅。
別說主角,宿寧只不過來這里幾天,感受到這種氛圍,一想到這有可能會改變都覺得心痛不已,更何況是一直以它為最大夢想的人。
為什么在數年內就會變化這么大呢
來到這里之后,沈明錚和宿寧一部分時間是分開行動,沈家繼承人避不開一些商業交際活動,況且宿寧想攻關的特效技術都屬于大公司的作品,通過這種場合才好和那邊搭上線,當然兩人也會同時出席,但沈明錚接觸的多一些。
觥籌交錯之中,他敏銳地感受到背后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給了宿寧一個答案
擔任荊棘獎三十余年主席的老馬修,這個荊棘獎的大守護者,已經太老了,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