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馬修去世的時候,雷蒙表現得非常悲痛,先是每天更新七八條動態的社交網絡停更,然后第三天才以憔悴的樣子出來,訴說自己的悲痛,講到悲痛處,聲淚俱下,看著令人感動。
在這么多悼念的人里面,他也算獨樹一幟,特別突出了。
雷蒙還有一點特別,他不是獨獨表達悲痛的,他還會借這陣風講故事。
他講的故事半真半假,通過各種各樣的視角說和老馬修的淵源。
比如說,講兩個人其實私交不錯,這是假的,但是死人也不能站起來反駁他,還講自己曾經受到過荊棘獎的資助,所以對這個獎感情很深,這是真的,他的作品確實曾經在荊棘獎展播過,在最窮困的時候拿到投資,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真真假假,聽起來特別唬人,經他這樣一說,就慢慢地、潛移默化地把自己和老馬修、荊棘獎綁在一起了。
而且在這個時候,荊棘獎和老馬修的后代是不好辟謠的,畢竟里面有很多事情是真的。
況且,那個時候真正關心的老馬修很多人沉浸在悲痛中,沒有人會在這時候抽絲剝繭地一條一條去解釋這種事情,刻意去分辨里面的真真假假。
但這只是雷蒙造勢的前奏而已。
之后又過了一段時間,他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在這許多故事的基礎上,提到有人推薦自己去做荊棘獎的評委。
他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并且已經為此做了很多準備,還把一些內容發到了自己的自媒體上,顯得他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
在這個時候,雷蒙還模棱兩可地提到,其實老馬修在生前就邀請過自己,他一定會在荊棘獎繼承好這份遺志的。雖然他一直說是“可能”,但實際行動卻表達出板上釘釘的意味,許多粉絲都被他的故事感動,選擇支持。
正在這個時候,許多社交媒體也開始發力,宣傳著雷蒙的各種作品。講他就是被荊棘獎支持的人,現在回去做評委是一種“美麗的循環”,讓大家接受了這種感情的呼應,好像他就是無比合適的評委。
事情都到這個程度了,荊棘獎的主辦方自然發現了,阿諾是很堅定的性格,他既然拒絕了,就不會因為輿論隨便改變。
所以,在這個時候并沒有拖沓,干脆利落地在社交網絡上辟謠,雷蒙并不是荊棘獎的評委,主辦方從來沒有邀請他的計劃。
這件事本該隨著這樣的發聲而結束,可哪里是這么容易了結的。
阿諾的再次拒絕,像是落入了一個圈套。
那邊顯然不是省油的燈。雷蒙沒有和阿諾對著干,反而在社交網絡上道歉,說自己會錯了意,同時表達了遺憾。
粉絲們非常震驚,但也自然而然覺得奇怪。
很快,又有人把副主席的推薦信拍了發出來,顯示雷蒙確實是進入過評委候選圈的,只是被現任主席一票否決了。
此事一出,瞬間引起了許多討
論。
然后,便有人質疑阿諾太過獨斷專行,荊棘獎的主席并不是一言堂,應該公平公正才對,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雷蒙很適合做評委,為什么不考慮大家的意見
這個問題拋出來之后,又開始利用觀眾和粉絲被引起的情緒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