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讓胤褆來說明自己的變化,大抵是那種眼前的一片迷霧漸漸消散,突然間就醒悟自己想要的日子是什么的感覺吧,年幼時額娘總會在自己耳邊嘮叨皇阿瑪的皇位,讓他不能比任何一個皇子差,更是不能比皇額娘即將要出生的孩子差,念得多了,便被他牢牢記住了,即便那會兒他什么都不懂。
后來他親生額娘沒了,皇阿瑪對他不管不顧,身邊只有一眾奴才照顧他。他便陷入了一種魔障的心態中,想讓額娘泉下有靈知道兒子達成她心愿了,更想在皇阿瑪面前證明自己不比太子差。
只是一日勝過一日的迷茫讓他隱隱約約感覺到現在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固然皇阿瑪對太子更為重視,但也不曾落下對他和三弟四弟的看重,而皇額娘即便被額娘謀害過,也沒有將怨氣發泄到他身上。
這也是他那時即便什么都不懂,都還下意識把胤禨當成弟弟,只是對太子不滿的緣故了,他并非是厭惡皇額娘,他只是純粹不想接受真實的自己罷了。
所幸皇額娘點醒了他,皇位不是他最大的妄想,沒有任何人逼他做出選擇,平平安安有一個自己的家才是他最想要的,有親人相伴才是最好的,正如他現在已經將皇額娘當成親額娘一樣對待了,所以他不會跟太子爭了,人生在世就那么短,皇位固然誘人,可他還是選擇從心所欲。
再者,太子地位穩固,大清江山固若金湯,他折騰一回有什么意思讓太子白白嘲笑他嗎他才不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于是,大阿哥便自然而然沒有走上原定歷史軌跡上的那條路。
而胤祉純粹是小時候在娘胎里帶來的體虛讓他沒心思想更多的事,而且他打小沒額娘,也沒額娘留下來的印象,早就偷偷摸摸將皇額娘當成親生額娘對待了,哪還會跟太子爭位,那不是自家兄弟相殘嗎,他才不至于為了皇位做這么沒意思的事,他還寧愿整日跟小四一塊出街游玩,捉弄小四那幾個表哥表弟。
于是,生來體弱又滿心圣賢書的胤祉也不會著眼于皇位,在到了年紀以后就迎娶勇勤公朋春之女董鄂氏為嫡福晉,整日瀟灑過日子。
而作為嫡子的胤禨,便是在奉命迎娶已故皇貴妃親弟御前大臣、內大臣、護軍統領兼佐領法喀之女鈕祜祿氏為嫡福晉后,徹底躺平,意圖做個瀟灑王爺,反正他親哥將來會是皇帝,他怎么任性都可
以
在不知不覺中,原定的歷史軌跡已經發生變化,那些本會奪嫡的皇子歇了奪嫡之心,太子胤礽的地位沒有被任何皇子影響,本該屬于他的儲君之位仍然被他牢牢握住。
至于他皇阿瑪,也在他皇額娘日復一日的安撫下將他當成兒子看待,他本人也在皇額娘的提點下無論何時都沒忘了在皇阿瑪面前表現出作為兒子的孝順。
換而言之,離太子即位也只差皇上正式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