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皇后仍是不將嘉妃當成一回事,只是嘉妃接連生養幾個阿哥,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在嘉妃生下十一阿哥永瑆后,富察皇后對嘉妃最后的忍讓度都沒有了,三個阿哥都活下來了,等長成以后,都是三個親王了,對永琮造成莫大的威脅,只是她身子骨已經撐不住了,今后只能靠永琮一個人對上這些兄弟了。
到了乾隆十六年時,富察皇后身體因這些年的損耗,初顯病癥,皇上吩咐太醫全力治理好皇后身子,但皇后還是在一個夜里沒了生氣,留下一對嚎哭的兒女。
而李沐作為富察皇后暗中培養的后位接班人,在富察皇后沒了以后順其自然將永琮接到翊坤宮撫養,小孩子失去親生額娘,哭了好久,但在短短半個月過去后,就擦干眼淚,身子倔強的挺起來,李沐摸了摸他的頭發,心道富察皇后生養的阿哥好在是個心志堅定的,不用她費心,有富察皇后留下來的人脈照顧他,想必很快長成一個獨當一面的男子漢了。
乾隆失去發妻,沉悶了整整一個月,再出來時就強打起精神跟皇額娘商量冊封繼后一事。
彼時繼后之位是炙手可熱的,有蠢蠢欲動的嘉妃,以及出身顯貴的舒妃葉赫那拉氏等人覬覦后位,嘉妃雖是漢軍旗人,但生下四個阿哥了,聽說皇上有意給她抬旗到滿洲上三旗,盡管皇上還沒有動作,但嘉妃心里對那后位的看重、覬覦不減半分。
至于舒妃葉赫那拉氏的十阿哥沒了,這都不是什么大事,關鍵是她是滿洲正黃旗的出身,是宮里高位中少見的滿洲旗貴女,比起另一個滿洲旗貴女嫻貴妃那拉氏,嫻貴妃是滿洲鑲藍旗人氏,出身家底遠不如舒妃葉赫那拉氏的厚重。
兩人都有心謀得后位,至于純妃蘇氏生下兩個兒子,于皇家有功,表面上看也有謀得后位的可能,但她起初是漢人的出身,皇上至今都沒將她抬進漢軍旗,連旗人都不是,如何謀到后位,只能是眼睜睜看著與自己同為四妃之一的嘉妃和舒妃相爭了。
李沐自始至終都隱匿在這樁事里,并非是她對后位不感興趣了,而是她有十成的把握謀得后位,何必跟她們相爭,她是潛邸時的寶親王側妃,是先帝親封的側妃,這就足夠了。
除了富察皇后是先帝親封的嫡福晉,就只剩下她和高氏是先帝下旨冊封的側福晉了,高氏沒了,富察皇后也走了,從各方面考慮,皇上只會將她封為繼后。
畢竟先帝親封就是一處加分項,剩下的就看她這些年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如何了,反正李沐對這后位是十拿九穩的。
慈寧宮內,乾隆面色平靜,皇太后鈕祜祿氏道“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后,你可想好冊封誰為皇后了”
皇太后對宮里的風聲聽得七七八八了,對那嘉妃試圖夠著后位的行徑不可置否,這后位豈是漢軍旗女子當得的,那舒妃倒是有點可能,但可能不大,這些年的資歷不足以讓她越過這么多宮妃成為皇后,嫻貴妃都還沒有任何舉動呢。
以皇太后對兒子的了解,以及那嫻貴妃是先帝親封的側妃,嫻貴妃十有八九就是最合適的
后位人選了。
果不其然,
乾隆道“朕與貴妃夫妻感情甚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