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后的歲月里,被所有人視為與嫡阿哥永琮最有一爭之力的永琪因患附骨疽在乾隆三十一年逝世,被皇帝追封為和碩榮親王,五阿哥平生有六子一女,但活下來的只有一子一女,子是由側福晉郭絡羅氏所出,女是由格格胡氏所
出,現在都交給嫡福晉西林覺羅氏撫養。
在五阿哥永琪逝世后,七阿哥永琮終于得了長子,在朝廷行走的底氣更足了。
只是這份好運氣沒有持續多久,七阿哥身為皇上現在的長子、嫡子,風光無限,但也讓皇帝更警惕了,重要的差事都不讓七阿哥辦,寧可讓在朝廷默默無聞的兩個已經過繼出去的兒子辦差。
在乾隆三十五年時,永琮這才得了嫡子綿寧,只是彼時因為皇上的不看重,以及自己幾個弟弟的受寵讓他心氣不復以往,但皇上對自己的嫡孫綿寧還是挺重視的,將永琮的嫡子放到李沐身下養,翊坤宮平日里也算多了一絲樂趣。
但若只是皇帝的不看重也就算了,皇帝將數個兒子熬走,眼下即便已過天命之年都還是精神奕奕。
皇帝底下的這些兒子都在辛辛苦苦熬著,等到令妃的兒子永琰和永璘長成之時,已經是乾隆五十年左右了,彼時十三阿哥永琰二十八歲左右,但七阿哥永琮已經是四十歲了。
李沐看著皇帝的這些兒子由起初的意氣風發到最后的落寞喪氣,心里什么感觸都沒有。
皇帝還是獨攬大權的皇帝,這些皇子拿皇帝一點辦法都沒有。
然而到了乾隆六十年,為了不超過自己尊敬的皇瑪法的執政年限,乾隆毅然決定退位,彼時能和皇位有一爭之力的還是七阿哥永琮和十三阿哥永琰等人。
永琮貴在嫡子身份,永琰又勝在年輕力壯。
皇帝在多番考慮下,加上富察一族這些年對王朝的忠心耿耿,還是選了永琮為下一任皇帝。
只是永琮在繼位一年后,便駕崩了,輪到李沐撫養長大的嫡子綿寧繼位。
此后李沐被新帝綿寧封為太皇太后,和靜成了固倫和靜長公主,這位由李沐撫養長大的新帝對自己的皇瑪嬤以及那拉一族和小姑姑和靜公主都很敬重。
在被封為太皇太后時,李沐便回歸系統空間了。
原身的心愿是不以皇貴妃的禮制下葬,以及護著自己孩子一生安定。
兩者都完成了,而且,李沐到最后是做到太皇太后才走的,已經超額完成原身所求了。
今后在那個位面的歷史上,也只會稱原身是大清第二位當上太皇太后的皇后,在歷史上的評價已經遠遠被撥高了
hrsize1作者有話要說
今晚開太子妃瓜爾佳氏篇
感謝在2023070423:58:152023070518:30: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穎逸扶桑5瓶;36456545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