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如同瘋了一般拼命調查宮里的包衣奴才,企圖將這幕后之人找出來,而赫舍里一族對那些宮里有過身孕的宮妃的家族拼命打壓。
似是不出這口氣就誓不為人。
而康熙看在眼里,即便知道這事是因為幾個奶娘沒有照顧好承祜才導致孩子夭折的,有些包衣家族實屬無妄之災,但趕在這當口,他也說不出勸說皇后的話,事實上他也是不斷忙著政事好讓自己忘卻承祜沒了的事。
承祜是他頭一個嫡阿哥,意義不同一般,怎就這么沒了。
而且數下來,他已經沒了四個孩子,他不比皇后少多少難受。
坤寧宮已經好久沒有讓后宮妃子過去請安了,皇后心思都在那些包衣家族上,不再理會后宮宮務了,那些動手的家族終究是害怕了,為此斷了后宮的一些人手以混淆視線,好讓皇后調查到這兒就結束了。
只是那些包衣家族留下來的痕跡恰好讓皇后明白那封信上說的沒錯,她孩子就是被這些包衣家族弄沒的,她怎么能輕易收手。
她好好的承祜就這么沒了,這些人怎么敢那是她盼了多少年的嫡子,這些人是不想活了。
皇后為此將好些奴才打得半死不活,若非宮里有宮規,她怕是早就將那些奴才直接打死了,而不是還留對方半條命茍延殘喘。
只是皇后是出了一口氣,但她這些時日的所作所為早就惹得太皇太后不滿了,堂堂皇后整日活得像個瘋婆子,皇后莫不是忘了自己中宮之主的身份,既然事情已經調查清楚了,那幾個沒有盡職盡責的奴才早就被杖打致死,她也當作沒看見赫舍里一族將那幾個奶娘的親緣給趕盡殺絕,這還不夠嗎。
她知道承祜夭折了,皇后受不住,只是再受不住都得挺過來。
宮里沒了孩子的人哪止皇后一個人,盡管那是皇上嫡子,但同樣都是宮中幼子,自然有夭折的可能,皇后只要調養好身子,將來不愁沒有孩子出生,但皇后現在變得如此瘋狂,哪還有一國之母的儀態。
念及于此,太皇太后不免有些后悔當初沒有選鈕祜祿妃為皇后,以鈕祜祿妃淡然的心性,定不會在孩子夭折后這般癲狂的。
“傳哀家命令,皇后留在坤寧宮里不得出去,禁足二個月清醒清醒”
“是,太皇太后。”
于是皇后被強行冷靜下來了,但她一雙眼睛還死死的盯著在坤寧宮出現過的包衣奴才,就連她身邊的心腹都被她一一懷疑過,等徹底冷靜下來后,她察覺到那些包衣家族會這般做的緣由了。
興許是看在那么多妃子生下孩子,偏偏就她的嫡子還好好活著,便動了一些不該動的心思謀害她的孩子,不然她怎么查了這么多次都沒有查出一點線索,就好像她的孩子就是不小心沒的,是老天爺將她孩子害了的。
而那些包衣家族又在她沒找到線索時拋出幾個一看就用來斷尾求生的奴才,可恨之極。
呵,那些人想要包衣出身的宮妃能平安生下皇上子嗣,就是為了
奪走她嫡子的皇位,
,
她怎么好意思坐視不管呢。
赫舍里氏目光沒有一絲溫情,自從她的承祜突然離開她身邊后,在接下來這幾個月內,她都是這副神情,她知道自己沒了希望,她本就不是極好生養的身子,這些年好不容易盼來了承祜,但那些人卻將自己的孩子弄沒了。
在往后這些年,她怕是還得辛辛苦苦再熬幾年才會懷上一個孩子,等她懷上孩子后還未必生下一個嫡子,或許會是嫡女,而那時候后宮不知有多少庶妃生下子嗣了
她本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皇上長子的,到最后卻不得不面對最壞的局面,她絕對原諒不了那些害了她孩子的人。
赫舍里氏輕輕嘆了口氣,柔聲問道“可安排好了”
“娘娘放心。”
“那就好。”赫舍里氏緩緩閉上眼睛,既然如此,就讓那些宮妃肚子里的孩子給她孩子償命吧。
兩個月后,宮里又多出兩個庶妃有孕,一個是曾經生下二阿哥承慶的庶妃烏拉那拉氏,另一個是庶妃兆佳氏。
宮里共有四個妃子有孕,因嫡子承祜夭折產生的沉重氣氛漸漸散去,變得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