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他頭次大封時,有些妃子壓根沒有生養過,也照舊被他封為嬪了,就當德妃也是因為得寵被封嬪,在這之后,德妃接連生下幾個孩子,被封為妃也是理所應當。
大不了等有了新太子后,他再囑咐太子給德妃升一升妃位,就算彌補德妃了。
現在的康熙萬萬想不到四阿哥將會是他選定的
繼承人,或者說,他以為四阿哥更改生母這種事不算大事。
是啊,皇子阿哥生母玉牒更改在皇帝眼里確實是可以控制的事,只要阿哥是他親生骨肉,有些事根本不算事,不過是換個額娘罷了,德妃不缺兒子,但如果換做是新帝生母,那就不是件小事了。
倘若康熙知曉后來發生的事,興許還是會讓新帝生母變個人,但至少不會這么輕易做決定了。
康熙五十二年,皇考淑惠妃病逝,康熙心里唏噓,同時也深感自己身體大不如前。
他幾個兒子的表現都入了他眼里。
但都沒有讓他太滿意,當然老八幾人是不在他考慮范圍內的,在太子剛廢之際就想著儲君之位了,無情無義,狼心狗肺,他不缺兒子,沒必要考慮這種兒子。
康熙罵起自己兒子來毫不客氣。
除開被囚禁的老大,被廢的老二,早些年在對戰準噶爾時毀了容貌的老五,以及有腿疾的老七,以及不作考慮的老八老九老十等人,還有漢妃所出的十五十六等人,在十四之后出生的阿哥幾乎都是漢妃所出,且年紀尚小,康熙對此不做考慮。
若是讓這些年紀小的阿哥上位了,這哪還壓得住朝廷官員以及他那些年長的兄長。
因此真正被皇帝考慮在內的只有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以及十二阿哥胤祹還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但十二阿哥打小被奴才撫養長大,生母身份低微,對皇位沒有一爭之力,皇帝也是不考慮他的。
哪怕皇帝說自己不缺兒子,但實質上能考慮的兒子只有那么幾個罷了。
康熙越發年老,就越發喜歡養生之道。
李沐跟在他身邊六七年了,給他調養身子,皇帝脾氣比原身記憶中的模樣好了不少,大抵是身子骨比原定發展中還好一點的緣故吧。
四阿哥現在已經被封為雍親王了,和碩親王能有兩個側妃位,雍親王所統領的漢軍鑲白旗旗下奴才年羹堯大有出息,被皇上看中授予官職,雍親王特地向皇上求娶年羹堯之妹年氏為側福晉。
康熙看在眼里,也明白自己這個兒子的心思,但老四所作所為不算越矩,他可親自賜婚年羹堯之妹為老四側福晉,左右老四娶自己旗下的奴才為側福晉也算是給年家臉面了。
在皇帝心里,不管年羹堯官位多高,自己兒子能娶他妹妹為側福晉都是抬舉,畢竟拋開這些年皇帝對阿哥們的呵斥冷待,皇帝本質上挺縱容自己兒子的,
李沐冷眼旁觀,如今朝廷形勢挺明顯的,八阿哥等人自知皇上沒有冊封自己為太子的心思,便特地支持十四阿哥胤禵,算是十四阿哥黨派了。
而十三阿哥胤祥早些年因太子波折受了不少罪,如今一心向著四阿哥胤禛,屬四阿哥黨派,三阿哥背后都是些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且三阿哥在太子再廢之時心生懼意,對皇位好似沒了覬覦心思,因此三阿哥算不上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