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依偎在他懷里,心里暗道。
很快了,很快她就能得償所愿了。
在康熙一十三年時,康熙帝給承祜選的嫡福晉終于入門了,是都統齊世之女董鄂氏,隸屬正紅旗滿洲。
承祜嫡福晉在進門后,快快統領了承祜后院,讓那些原本沒有管束的侍妾們都不得不聽從她的話。
而且這位嫡福晉非常干脆利落的將侍妾所出的大阿哥和大格格都放在自己身下養了。
這也算是她給兩個孩子提身份,畢竟后院的任何一個子嗣都得叫嫡福晉一聲嫡額娘,不管是不是嫡福晉親生的孩子,而她這個舉動恰好將兩個生下孩子的侍妾的命脈拿捏住。
董鄂氏顯然很明白一個道理,不要給對方趁勢崛起的機會。
果不其然,在董鄂氏將兩個孩子放到自己身下后,承祜就極少去那兩個生養了子嗣的侍妾屋里了,沒過多久,后院便傳來董鄂氏有孕的消息。
等董鄂氏生下孩子,只要是個阿哥,今后的地位就穩固了,那些侍妾都憋著一腔怒火,卻無可奈何。
李沐了解到的承祜后院情形就這么多了,嫡福晉能把控后院就行,只要董鄂氏不謀害后院子嗣和侍妾,她能不理會承祜后院發生何事。
在不久后,張家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
淑貴妃的三個兄弟各自考取一個狀元,兩個進士,這對于當時的朝廷來說是挺讓人震驚的一件事,一時間三兄弟天資聰慧,學富五車的消息傳開了,所謂一門三進士,莫過于此了。
這傳到皇帝耳中,是再驚喜不過的一件事了,原以為張家什么都不行,沒想到在通讀詩書上還是有幾分能耐的,他立馬將三兄弟召到自己跟前詳細了解過,發現對方皆應答如流,才思敏捷,不由龍心大悅。
而李沐緊繃心神也緩緩松開,這雖不能證明張家有多少能耐,但張家在這之后應該不會拖承祜后腿了,能反過來給承祜底氣了。
一個進士不足以證明張家的實力,這第一第三個一起來,總得有人相信張家是有出息的吧。
至于其他對自己功名不滿意的兄弟和侄子,打算接下來再接再厲。
所謂詩書傳家的質量不夠,還有數量來湊。
皇帝現在就挺高興的了,能光明正大給她那三個兄弟授予官職。
當然,后宮妃子對李沐的態
度也跟過去不大一樣了。
過去是因為李沐在后宮積威頗深,后宮人因為她的位份和手段不敢對她有任何不滿,不然小郭絡羅氏就是她們的下場,但是后宮妃子害怕歸害怕,背地里少不了對她運道好的羨慕妒忌恨。
救駕之功放在哪個妃子身上都是一次莫大的機遇,放在一個漢女身上,這讓后宮那些自持身份的妃子一個個不順心極了。
滿洲旗瞧不起漢軍旗的,而漢軍旗的又瞧不起包衣旗的,往下是滿洲包衣旗的瞧不起漢軍包衣旗的,如此還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這里面不知多少鄙視鏈了。
一個漢女更是她們這些身份中的底層,哪怕李沐在一開始得了一兒一女都沒多少人重視她。
只是后來發生了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才讓皇帝將她放在眼里,但是這都無關她的家世,只是關乎她這個人罷了。
如今張家真出了有能耐之人,不少人便重視淑貴妃的出身了。
官家小姐的出身跟泥腿子出身區別大著去了,哪怕這官再低,都不是毫無家底的存在了,當然,皇帝看在承祜的面子上,也不會讓淑貴妃的幾個兄弟官位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