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晃晃的偏愛。
向來在位份上顯得有些吝嗇的君王,在遇到偏愛之人時,也會毫不猶豫將其抬上高位。
也就是郭絡羅氏,皇上才這樣的。
要是換做是她們這些宮妃,皇上不是在考量她們的家世,就是在思慮她們的生養之功,哪會毫不猶豫,不看家世不看資歷就將她們抬上妃位。
安嬪緊咬下唇,封嬪的喜悅蕩然無存,比起宜妃,她這個六嬪之首就像個笑話似的。
在安嬪之后便是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兩人的冊封,排在她們之后的是有過生養的兩個宮妃惠嬪烏拉那拉氏和榮嬪馬佳氏,這些宮妃原先都是庶妃位,不過現在都被冊封為嬪了,都為一宮主位。
唯一跟李沐記憶不同的是,皇上沒有將庶妃赫舍里氏封為僖嬪,而是將享嬪位待遇的庶妃博爾濟吉特氏封為宣嬪,為六嬪之末。
慈寧宮內,太皇太后冷著一張臉等皇帝的解釋。
她以為皇帝只是稍稍寵愛了郭絡羅氏,沒想到皇帝都偏心眼偏到不知何處了,居然將一個進宮不過幾個月的內務府秀女封為妃位,還給了封號。
若非皇帝已立太子,將儲君地位看得無比重要,太皇太后還真以為皇帝學他皇阿瑪那股要美人不顧江山的瘋狂了。
康熙卻不覺得自己要交代什么,太子已立,他寵愛誰都不會影響到儲君,他又不學著皇瑪法和皇阿瑪那種非得將寵愛之人生下的子嗣當成下一代繼承人的做法,更不會在寵愛之人離世后,自己也跟著沒了活著的欲望。
他自小受皇瑪嬤教導長大,皇瑪嬤應該知道他性情如何的。
“皇瑪嬤,您放心吧,孫兒不會讓后宮之事影響到朝廷的。”康熙淡淡道,他也只能給出這么一個答復了。
太皇太后知道自己此時不該質
問皇帝,
后宮不得干政,
哪怕她一手將孫子教導長大。
她微微嘆了口氣,“玄燁,你知道怎么做就好。”
不然郭絡羅氏以進宮數月的資歷就能越到那些有家世有資歷有子嗣的妃子身上,她著實是不安啊,生怕再出現一個董鄂氏或是海蘭珠。
可太子已立,按理說她是不應該擔心這事的。
而且郭絡羅氏就算家世不行、沒有子嗣沒有資歷,但她就憑奪得皇帝喜愛這點就能壓在眾妃身上了。
有時候帝王的寵愛確實是不將道理的,哪怕太皇太后明面上覺得郭絡羅氏沒資格被封妃,但實際上經歷過海蘭珠、董鄂妃等寵妃后,她心里不得不承認,她孫子還是克制了的。
她也只得詢問過皇帝,才就此作罷。
當然,這也僅限于宜妃只是受到的寵愛多,沒有影響到后宮妃子,她才勉強容忍這人的存在,要是宜妃是意圖霸占皇帝恩寵的妃子
太皇太后頭個就滅了宜妃。
等皇帝走后,皇太后想了想緩解兩人關系的話,“皇額娘,皇上不是冊封了宣嬪嗎,也算是看重科爾沁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