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皇帝封宜貴妃為皇貴妃只是離譜,但將宜貴妃封為皇后就是比離譜還離譜了,離譜到他們沒法勸阻皇帝,更沒法讓皇帝改變心意。
“皇上,還請您仔細考慮。”福全實在無話可說了,只得低下頭來再度表達自己的意見。
若是皇上非得將宜貴妃封為皇后,那郭絡羅氏一族便是后族了,那之后新后做出什么舉動,他們就不能反對了,因為新后身份不再是皇上宮妃,他們沒資格腹誹新后了。
可一個包衣出身的妃子在四五年里就被皇上抬到皇后之位,這樣厲害的偏心,等宜貴妃真成了皇后以后,皇上還會不會做出別的更嚴重的偏袒行為就更說不定了。
“有什么要考慮的,朕早就想好了,就這么定下了。”康熙此刻不好說話極了。
對底下的臣子沒有一絲縱容,他立皇后不好嗎,再說了,中宮空懸是件好事嗎他想冊立皇后不是為了后宮好嗎總不能一直讓后位空懸吧。
嚴格說到底,李沐覺得康熙不好動搖心思,也只是將她當成一個寵妃對待,但實際上,在后位空懸時,康熙也曾考慮過將她冊封為皇后。
不過這種想法太荒謬了,便只是一閃而過。
康熙覺得自己大抵有克后的命數,便打算順其自然將佟貴妃封為皇貴妃,以副后身份執掌后宮,只是佟貴妃在冊封前發生讓胤禛不認生母的事發生,這冊封皇貴妃的事便只能蝴蝶掉了。
但按計劃將納蘭珠封為貴妃的事卻是不能蝴蝶的,表妹不能被封為皇貴妃只是她德不配位,與納蘭珠無關,而等納蘭珠真被他
封為有封號的貴妃后,
納蘭珠成了實際上的后宮最高位,
便在佟貴妃禁足時將宮權都包攬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康熙看到了納蘭珠執掌后宮的才能,在挖掘出納蘭珠這樣一面后,康熙曾經一閃而過的想法再次浮現在腦海中。
便有了將納蘭珠封為皇后的想法。
康熙確實一向都極其偏袒納蘭珠。
這是所有人公認的偏心,也是后來歷史公認的偏心,但這種偏心不是無緣由的,他確實是看到納蘭珠多年如一日的給他寄信,看到納蘭珠為他親自下廚,看到納蘭珠將他當成真正的丈夫看待,不是因為他是皇帝才對他好的。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越發偏心納蘭珠,這種偏心逐漸發展成不講究納蘭珠的出身,不理會納蘭珠究竟在皇宮里待的年數有多少,而毅然將納蘭珠封為貴妃,在看到納蘭珠有管理后宮的才能后非常自然的想到納蘭珠能不能為后。
納蘭珠對他來說不是內務府小選出來的秀女,也不是包衣出身的宮妃,納蘭珠本身就對他意義不同,若是將納蘭珠跟那包衣出身劃上等式,才是對納蘭珠的不公平。
從一開始納蘭珠對他來說就不同于后宮妃子,也因此在后位空懸時,他第一時間想到納蘭珠就不是非常稀奇的事了。
盡管這在外人眼中震驚不已,也無法理解。
畢竟一個內務府小選出來的秀女在短短幾年內就被皇上封為皇后,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了。
福全見自己實在勸阻不了皇上了,只得另走偏鋒,打算和幾個臣子一塊去求見宜貴妃了。
佟國維也在內,他隨皇帝北巡,不代表他想看著自己女兒的位置被宜貴妃奪了,若是宜貴妃封后了,那他女兒怎么辦,他總不能盼著宜貴妃就像孝昭皇后一樣短命吧,萬一他女兒先去了,佟家就沒法夠到皇后之位了。
他們幾人想讓宜貴妃知難而退,讓宜貴妃親自勸皇帝莫要冊封她為皇后,畢竟以宜貴妃的身份,只要皇上冊封她為后,就極有可能傳出皇上被寵妃迷暈腦袋,是非不分的事發生了,而宜貴妃的名聲也會徹底臭不可聞,為了她自己和五阿哥好,宜貴妃都得將皇上勸回頭。
只是這些臣子去找宜貴妃時,發現宜貴妃正好睡下了,只得憋屈的在外邊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