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忱戴著腕表和婚戒的左手壓在面前的方案上,目光淡淡掃過全場,在場所有代表已經感覺到了對手的截然不同。
第一輪談判厲嘉樹的眼神是年輕的、有活力的、積極的,但還是帶著年輕人初入商界獨有的不確定和緊繃感,正是因為年輕,所以太過重視。
然而這個人,雖然從外表上看起來年紀輕輕,但舉手投足間已經是氣定神閑,目光帶著幾分漫不經心,姿態松弛,似乎只是來這里開個普通的短會。
不過,如果只是單憑氣場,他們還不至于如此忌憚。只是寰宇這短短三天的動作,可謂是迅疾如風,步步精妙。
第一天,請政府背書,以自身為標準,既洗清了自己,又讓大家自顧不暇,狠狠殺了所有企業一個下馬威,以至于他們現在也不太敢輕舉妄動。
第二天,連談5家大型企業,使所有觀望的企業人心浮動,更使競爭對手們相互猜忌。
第三天,連訪7家資產評估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企業的合作方,讓大家開始擔驚受怕,這樣還能在資產評估環節做什么手腳嗎
這幾乎是陽謀,看得出,對方就是要讓他們自顧不暇,就是要分化他們,就是要讓他們關注別的問題,可人心如此,就算知道,也還是會入局。
這些手段看起來不難想到,但人家能夠在短短三天內就一針見血,一番連消帶打,彈壓了所有企業,讓寰宇變被動為主動,轉弱勢為強勢,不可謂不震懾人心。
多日交手,大家已經很了解厲嘉樹了,雖然外出談判、考察的是厲嘉樹,但他們并不會覺得這是厲嘉樹的手筆。
寰宇的舉動背后,必然有高人運籌帷幄。
現在看厲嘉樹處處以這位為先的姿態,那位在背后攪弄風云的高人,身份已經不言自明了。
那三天內無形的震懾,在見到本人的此時,已經化為了具象化的壓力。
此時的安靜,就是他們的忌憚,對手似乎已經對他們了如指掌了,甚至支配了他們的心態,但他們對于這個強大的對手,又是全然陌生的。
所以,現在誰都不愿意貿然開口做出頭鳥,而是在等待著別人先行發言試探。
令人感到沉重壓力的寂靜持續了一分鐘,厲嘉樹終于打破了沉默,開口介紹道“咳咳,各位代表,這位是今天代表我們寰宇出席談判的顧總。”
“顧總好。”
“幸會幸會。”
大家應和著,互相認識了一下,打了個招呼,但內心已經在搜尋,這位顧總到底是厲嘉樹從哪家公司找來救場的高管了。
終于開始進入談判流程,最先沉不住氣的是設施設備和產業體系較為落后的一部分企業。
第一輪談判,他們聯合起來給厲嘉樹施壓,提出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懟得厲嘉樹節節敗退,說不出話來,狠狠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在第一輪談判中取得了氣勢上的壓制。
這第二輪談判,雖然面對的對手不同,但他們仍
舊采用的是這個策略,試圖逼迫寰宇到妥協為止。
很快,會場還是變成了這十幾家企業的“菜市場”。
厲嘉樹內心“嘶”了一聲,可怕,還是熟悉的味道,不過今天終于不需要他回答了真是松了口氣呢。
而因為摸不準寰宇的態度,最有分量的幾家大型企業反而沒有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