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瑤和謝鑾音,因為謝云章的事鬧了點小矛盾的那天。
看起來好似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
便在這一天,向辛瑤辭行的王嫂一家,在經歷小半個月的跋涉后,在羊城安頓了下來。
原本她們是準備去云城的。
云城毗鄰梧城,是個和梧城差不多大的小城,一樣的民風溫和,在那里安家能讓她們快速融入進去。
且離京城近,想回去看狗兒的時候,就能回去看看。
然而她們耗費日抵達云城的時候,很不巧,這里前不久竟也遭了馬匪侵襲。
雖僥幸成功抵抗下來,城內卻已經是破敗不堪元氣大傷。
云城閉城了,暫不接受流民。
那時候站在城外的王嫂,看著眼前高又破敗的城墻,心想,我們是流民嗎
是吧。
連家都沒有,可不就是流民嘛。
沒辦法,她們只能離開去往別的地方。
一路走走停停細打聽,最終王嫂一家決定去稍微遠一點的羊城。
羊城背靠好大一片草場,養羊產羊,天京城內每年吃掉的那數量恐怖的羊,大部分就是從羊城來的。
這里民風淳樸剽悍人熱情,稍富庶,好融入也好找活計。
她們便將在羊城安家當做了希望。
這年頭,人總得有個念想才能活下去。
向來沉默寡言的王大哥,在決定去羊城之后,就總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等我們到了羊城,租個小鋪子,繼續做面鋪就好了,說不準還能做上羊肉面,我們能吃羊肉哩。”
“等我們到羊城,把面鋪開起來就好了哩。”
“等我們到羊城就好了。”
他每天每天這樣念叨著,還真把王嫂也念的干勁兒十足起來。
一家人借著這股子執念緊趕慢趕,在十多天后終于抵達了羊城。
她們對這里真的是一點也不熟悉,但好在羊城確實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民風淳樸,人也都大方。
在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下,借用辛瑤給的盤纏,王嫂她們很快在某條小街道上租下了一個鋪子。
鋪子簡陋狹小,四個人住進去根本轉不開身,王嫂卻歡喜的緊,因為這里往后就是她們的家了,她們有家了。
這天晚上,時隔許久許久,王家人終于睡了一個安穩覺。
第二天早早起來,開始置辦開面鋪要用的東西。
第三天傍晚,她們的小面鋪成功支了起來。
但因為是剛開張的店,根本沒人來。
可王嫂還是決定去下上幾碗面,那她們從來都不舍得吃的面,不下給別人,就下給自己。
為這一路以來的辛苦,為她們終于安定下來。
她們要努力吃飽,要好好的活下去。
山果兒和小蝶出生以來,從沒吃過這樣軟和的糧食,聽說一會兒要下面吃了
,開心的跟要過年了一樣。
王嫂和王大哥看著女兒們期盼的眼眸,幾欲落淚。
早該這樣的,早該這樣的。
熱騰騰的面條出鍋以后,王嫂一家人就圍在面鋪門口支起的小桌邊,開心激動的準備吃面。
好巧。
正這個時候,兩位女子路過門口,一位長得高高瘦瘦,小麥色皮膚,另位稍矮些的膚色很白,看起來柔柔軟軟的。
羊城人確實是爽朗,小麥色皮膚的女子見她們一家正準備吃飯,笑著打了個招呼。
“你們就是新搬來的人家吧這兩天忙,一直沒跟你們打上招呼,這是開了個面鋪好香啊,你們家這手藝可太好了。”
王大哥向來不怎么會說話,聞言局促的笑了笑。
幸而王嫂爽朗,聽見人家打招呼,連忙站起來去與人攀談。
一聊才知道,這兩位女子原來就住在她們隔壁。
皮膚稍黑些的那個叫長纓,在羊城里做工的,皮膚白的叫棗月。
她們是兩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