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冊封大典的吉日,數月前就由欽天監算好了。現下一切準備妥當,賜婚圣旨也已經下了,您可萬不能再拖著不回了。”
此次來傳旨的又換了一人,但李老太傅作為促成此事最大的功臣,自然也在側。
見云舒接了圣旨,他忍不住又提了一句,生怕云舒再找什么理由推脫。
云舒看著李老太傅一副“我費盡心力”的模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要不是這老頭口不嚴,如何能鬧得人盡皆知,以至于他現在想反悔都沒轍。
李老太傅也不是沒看到云舒的怨念,但他早已練就得刀槍不入,接著胡扯道
“陛下數年不見殿下,甚是想念。殿下早日啟程,還可以趕在除夕前回京,與陛下一同共度新春佳節。”
云舒不禁懷疑對方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不懂他與承安帝之間的暗潮涌動
承安帝能對他甚是想念
怕是看到他的勢力日益壯大,夜不能寐才更為準確吧
至于李老太傅口中的冊封大典,早就定在了正月初五。即便云舒除夕夜趕回去,也沒幾日準備的時間了。
當然了,也不需要他準備太多,自有禮部循禮制操辦,他只要到場出個人即可。
更何況何況禮部那些人,早就對這個典禮駕輕就熟了。
云舒將圣旨隨手遞給身后的呂衡,不卑不亢道
“既是回京,自然要準備一番。不過李老太傅放心,本王心中有數,自是不會誤了吉時。”
李老太傅聞言,頓時滿意了,隨后高高興興哼著小曲踱步出了門。
待得李老太傅等人離開,云舒才轉身與呂衡以及蕭謹行等人道“此事你們怎么看”
呂衡思索一番,道“殿下在京中根基薄弱,此番進京還是要小心謹慎,玄甲衛是必須要帶上的。”
呂衡雖然主管西州的政務,但是對于丁嘉禾替云舒在京中的打點知道得并不多。
云舒點頭,“按照傳來的消息,承安帝雖然非要我當這個太子,但實際卻對我頗為忌憚。我若回京行差踏錯半步,只怕他隨時都可能改變主意。”
云舒可不想他一番努力,最后卻是自投羅網,成了甕中之鱉。
蕭謹行擔心的也是這個,“自然不能聽他們的,讓你輕車簡從。只是但是玄甲衛的話,還是有些不保險,最好將玄甲軍也一并帶上。”
如今的玄甲衛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羅延率領的玄甲衛一團,另一部分則是萬俟居率領的玄甲衛二團,加起來足有七八千人。
這個數量的親衛足以保護云舒的安全,更別說玄甲衛訓練到如今的地步,以一當十絕對不在話下。
但蕭謹行還是覺得人數太少,所以他才提議讓玄甲軍隨行。
而現在的玄甲軍一部分在蕭謹行手中,合各州之兵力,足有七萬之眾,但有部分兵力分散在各州各城作為守軍,蕭謹行手中駐扎在
長安城外的只有四萬余人。
而玄甲軍中另一部分則是曹誠所率領的,由承安帝送給云舒的三萬多人馬。
呂衡一聽要讓玄甲軍隨行,頓時有些忐忑,“這樣的話,人數是不是太多了”
知道的,是回去當太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要攻打京都呢。
云舒卻覺得蕭謹行這提議沒什么問題。
他轉而對蕭謹行說道“此番你與我一同回京都。”
雖然冊封圣旨上,一道封了蕭謹行為太子王夫,但是并未提及讓他回京之事。
明面上的意思是說,賜婚圣旨雖下,但大婚日期未定,蕭謹行暫且不用回京,繼續守住西州府。
而大將軍無召不得入京。
但依云舒猜測,只怕承安帝是為了將兩人分開,省得有蕭謹行為他保駕護航,到時候各個擊破也比較好實施。
不論承安帝是不是這個意思,但云舒還是覺得兩人一起比較好,自然也同意讓玄甲軍隨行。
蕭謹行點頭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