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自然知曉軍學院是在貼錢辦,但要想強國,就必須先強兵,而軍學院的學生,便是以后強兵之路的主力。
國家財政貼錢辦,也是應當的。
“軍學院這塊的支出,由戶部撥款扶持。”
兵部尚書見太子殿下直接決定了,也只能為今日沒來的戶部尚書掬一把同情淚。
也不知道戶部賺錢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太子殿下花錢的速度。
兵部尚書這是依據以往大雍的國庫收入來思考的,但財政收入從來就不是云舒擔心的點。
至于軍學院中,武將子弟會不會與平民子弟起沖突
那云舒只能表示,你武將子弟入了軍營也得從底層做起,與普通士兵同吃同睡,怎么到了學院就
得擺起譜來
既是軍學生,就當一視同仁。
這軍學院還未辦起來,呂莘就急得先報了名,爭取當軍學院第一個軍校生。
云舒三言兩語便決定了軍學院的事,并交代蕭蕪回去后與邊實商議軍學院開辦的具體事宜。
至于軍學院的教官,那就從玄甲衛與玄甲軍中先行抽調,像是曹誠等人就先去當個客座博士。
軍學院開未辦起來,朝廷的武將們就已經被安上了客座博士的名頭,就連蕭謹行和呂將軍也不例外。
人不在京都
沒關系,什么時候回來,什么時候上課。
其師資,并不比國子學和太學的差。
軍學院的事,就此說定。
同時,云舒也令呂將軍去各軍中抽調水性好的士兵,盡快組成水軍,并開始訓練。
云舒從呂將軍處回宮,便向朝臣們宣布了今日所做的決定。
百官聞言,頓時就炸開了鍋。
以云舒如今的聲望及權勢,他想要重用呂將軍,其他文官自然不敢像承安帝在時那般,胡亂指手畫腳。
況且,這番啟用呂將軍,打的也就是承安帝的臉。承安帝都不管事了,那打不打臉,他兒子都不在意,他們自然也不在意。
只是這開設軍學院一事,簡直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武將也得學習了
眾人以為第一個反對的會是戶部尚書杜昌明,畢竟要戶部大出血,養一個無底洞,但沒想到一向是個鐵公雞的杜昌明,這次居然老老實實領命,并沒有反對太子殿下的提議。
在別人震驚的同時,杜昌明只能暗地里腹誹。
那是你們不知道,太子殿下才是如今的納稅大戶,甚至帶著他一起薅另外幾大世家的羊毛。
至于聘用傷殘將士和軍屬可以抵稅這個事,他也只能表示,殿下各種花花主意那是真的多。
但不得不說,這一舉措確實是替保家衛國的將士們著想,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