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勒歸降期間,呂將軍已經帶著水軍一路沿洛水往東,其后再順運河南下,至五月上旬到達升州,與蕭謹行的大軍匯合。
蕭謹行入楚的時候,半數城池主動開城恭迎朝廷軍隊。由此可見,竇丞雖在楚地稱王,卻并不得民心。
蕭謹行一邊收復楚地,一邊安撫遭竇丞虐殺盤剝的各地百姓,所以東征的速度并不算快。
即便如此,待到與呂將軍匯合,也已經將竇丞大軍逼得收縮到了余陽附近。
竇丞雖人在臨安,但將主要兵力集中在了余陽北部的常平幾城以及臨安西部的松梧關,企圖依靠天險關隘將蕭謹行的大軍攔截在外。
呂伯年趕到升州的時候,蕭謹行正在臨時帷帳內,與龐農等人商議接下來的行軍部署。
幾人面前的桌面上擺了一副地圖,其上已經插了不少紅色的旗幟,表示已經被收復的楚地諸城。
呂伯年剛趕到,也顧不得休息,與蕭謹行見禮后,立即道“殿下已為水軍配備了船只和火炮,蕭將軍您接下來有什么部署,請盡管吩咐。”
蕭謹行也不客氣,略一思忖,便拿起筆,自他們目前所在的升州,畫了一條線直達松梧關,道
“龐農你率騎兵沿這里,從西路進攻松梧關,直逼臨安。”
隨后他又畫了另一條弧線直達臨安之東。
“麻煩呂將軍率水軍沿蒼梧江往東,從海上繞道到舟浦港,從東部海路包圍臨安。”
最后他又畫了第三條線。
“本將從中路,攻占常平、江源等城,一路南進,我們三面合圍,直取臨安。”
龐農和呂伯年當即領命。
蕭謹行又對呂伯年囑咐道“海上荒夷神出鬼沒,近期時常在沿海活動,呂將軍這一路需得小心。”
他此前全殲過入侵內陸的小股荒夷人,對那些人也算有些了解,于是將對方慣用的兵器及進攻特點,都一一與呂伯年說了。
呂伯年自然感激不盡,謝過蕭謹行后,與龐農一同下去做戰前準備。
五月初八,呂伯年從升州港口出發。
同一日,龐農率八千騎兵進攻宜坪,從西面繞道去往臨安。
而蕭謹行則率兵攻打重兵把守的常平、江源等城。
三路齊頭并進,不足一月,便平推到了臨安城下。
竇丞沒料到他才坐上王位沒幾月,朝廷大軍就已打到了門前。
他于臨安新收的后妃們哭哭啼啼,問他該怎么辦。乳娘的懷里甚至還抱著不足一歲的小王儲。
竇丞怒斥那些女人閉嘴,隨后一雙鷹目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地圖,一言不發。
三路大軍圍攻,如今的他,連棄城逃跑都做不到。
竇丞身邊的謀士們也六神無主,最后只能試著勸解道“王上,蕭謹行的三路大軍已經包圍了臨安城,我們要不,還是降了吧”
竇丞如何能夠答應。
以他對承安帝的了解,即便他降了,最終也是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也就手下的這些人,可能僥幸留得性命。
而這些人的死活,他根本不在意。
他要的是自己活下去。
只要他活著,那便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謀士的建議竇丞并不搭理,他陰沉著臉吩咐道“去將江川將軍叫來。”
被叫做江川將軍的人,便是蕭謹行他們說的荒夷人。
等到對方進來,竇丞當即有些著急道“江川將軍此前說的,可還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