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不是說了嘛,遭報應才被雷劈吶,大隊長家的小娃娃這么小就遭報應,鐵定不是個好東西
即便現在到處都宣傳相信科學,但有些想法在村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妖魔鬼怪這些只是沒說出口罷了。
有了這些想法的人,更是叮囑自家孩子,以后千萬別和大隊長家的小丫頭玩,最好是大隊長一家的孩子都不要沾。
當然,這些話他們也只敢在私下議論,可不敢在大隊長一家跟前說。
童保國是上和村的大隊長,他上頭父母健在,下頭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最小的弟弟結婚后,父母就分了家。
他作為老大,父母自然和他住在一起。
二弟童保民住得離他家不遠,一家五口人,有兩女一兒。平時上工賺工分,閑時做做木工貼補貼補生活,小日子過得還不錯。
之后是個閨女,叫童保華,她本身在縣里紡織廠上班,后又嫁給了鞋廠工人,生下兩個兒子,逢年過節才會回來。
最小的童保軍在面粉廠上班,找了個供銷社當售貨員的姑娘,生了兩個閨女,一個月回來一次,有時候忙起來,連著幾個月也不會回來。
童保國能成為上和村的大隊長,除開自身的能力外,也得益于他爹以前就是村長,更是遠近馳名的手藝人、公道人。
當年,童保國的爹將他們四兄妹送去上學,村里好多人都覺得是浪費錢,可現在,那些說嘴的人都后悔不已。
在上和村,有童保國兄妹這四個例子在,但凡家里能出得起學費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或者是送去學手藝,為的就是孩子們將來能有出息。
說起來,他們上和村還真出了不少工人。
最先來家里看望的是童二嬸蘭花,她一聽到童媱出事后,就趕緊回家拿了十個雞蛋,忙不迭過來問情況。
“娘,大嫂,媱媱沒事吧”說著,蘭花便把手里的雞蛋遞給馬青梅“家里也沒啥好東西,嫂子燉了給媱媱補補。”
馬青梅沒接雞蛋,反而說“你家里孩子也多,雞蛋拿回去給孩子們吃。”
比起童保民家,童保國家里的條件更好些,童保國本身是大隊長,每個月都有錢拿。馬青梅自己也有著一手好廚藝,附近婚喪嫁娶啥的,都會來請她去掌勺。
蘭花推拒“嫂子,媱媱遭罪,我們這當二叔二嬸的也沒啥好東西”
“看看就行,余外的東西別拿。”馬青梅連忙說。
兩人在那邊你推我我推你,最后還是馬秀兒看不過眼“行啦,他二嬸一番好意,青梅你就接著吧。”隨后,她又朝著二兒媳說,“晚上等小雨和小云放學,都來家里吃飯。”
婆婆的話一向不容置疑,馬青梅沒再多說,沖弟妹感謝了兩句。
蘭花得知童媱在休息,沒有打擾就回家了,正是忙碌的季節,她家里也是一攤子事兒呢。反正等會兒一起吃飯,到時候再詳細問問。
馬青梅將弟妹送到門口,正要往回走,眼角余光掃到個人影,她探頭瞧了瞧,發現是江福貴家的求弟。
江求弟和童媱的年紀差不多,馬青梅看到江求弟就想到了自家閨女,連忙往回走,心里想著閨女醒了沒、餓了沒。
就這樣,江求弟遠遠看著馬青梅走開,垂下眼眸,露出超出她年紀的神色。
上輩子明明不是這樣的,童媱應該早就在夜里病死,而不是活到今天被雷劈。
再說了,上輩子也沒出現老銀杏被雷劈的事,所以雷劈的只能是童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