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淮與丁博承在院兒里說話,堂屋中的褚瑤則趁著硯臺里的墨汁未干,蘸著寫下了一張字據。
丁博承與陸少淮回來時,她剛好寫完,拿給丁博承看“丁大哥,我來清州時用了三日的時間,來回大抵要六日,再予我三日籌錢的時間,我保證十日之內將錢送過來,這是字據,丁大哥你看一下”
丁博承卻將那字據按下,說不必如此。
“那一千兩原也是我隨口說出來,想讓你知難而退的。這配方雖是我自家鉆營出來的,卻也不值一千兩那么多,弟妹子你拿去用便是,錢我便不要了”
褚瑤當即了悟,看向陸少淮“陸郎君,莫不是你替我給了”
“我沒有”陸少淮遞了個眼神給丁博承,“是吧,博承兄”
丁博承立即會意,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少淮兄確實沒給我銀子,我是想著,這一千兩委實太多了,不若這樣,妹子你改個字據,若你做成這生意,日后的盈余都分我兩成,如何”
他這樣說,是猜想這生意她大抵是做不起來的,倒不是看不起她,只是覺得如她這般在富貴人家做過少夫人的,如何能吃得了起早貪黑、忙碌勞累的苦呢。
可是他這個提議,褚瑤卻是認認真真思索了一番,覺得甚是可行。
他若不想與她做一錘子生意,日后抽取她盈余的兩成,雖然一開始不會很多,但保不齊她能將生意做大了,說不定就不止眼前這一千兩了。
倘若做不成那便另說罷。
于是褚瑤當即重新寫了一張字據,與他約定日后盈余與他二八分成,丁博承這才收下。
既然丁大哥并不著急要錢,褚瑤便也沒有立刻動身回綏州。
她記得丁大哥說過,清州城里也有幾家與他做一樣生意的鋪子,當初也是瞧他家的生意好所以學去了,只不過他們并未得到配方,于是各自回去琢磨,熬煮的湯底味道自是各不相同。
褚瑤挨家去品嘗了一番,味道雖比不上丁大哥家的,但是客人也不算少,他們各有自己的特色,有的食肆以價格低廉取勝,有的以內里裝飾吸引人的眼球,有的以招待熱周到給人印象深刻,有的則送小食甜點,以及甜水酒水免費暢喝
這些攬客之道,足夠褚瑤學上大半年了。
她將這些一一記下,尤覺不夠,便去請教陸少淮,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做生意。
陸家在綏州城時便富庶一方,手里有許多產業,其中不乏一些商鋪,陸少淮對生意之事倒也有幾分見解。
“古人語,青貨無正價,買賣不同心,同樣的貨品,用不同的心思去賣,自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一如你去過的那幾家食肆一般。”陸少淮道,“只是做生意偶爾也要講一個賭字,若是等你從頭籌備,怕是會失了先機。眼下綏州那邊還未曾有這樣的食肆,你若抓緊時間籌備開張,便是綏州城第一家做這個生意的,屆時你或許還能創立自己的商號
”
暢想自是美好的,可褚瑤還是有些顧慮“可若我貿然開張,萬一又像先前的甜水鋪子一般,只紅火幾日便不成了,怕是會折進去許多成本”
“所以你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能操奇計贏的掌柜幫你經營鋪子,一來他能助你順利開展生意,二來你也可以邊學邊做”
“是個好主意”褚瑤雀躍道,眸子登時亮了許多,這無疑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了,可這位經驗豐富、能操奇計贏的掌柜去哪里找呢“陸郎君,你家中產業多,可有認識的這般厲害的人推薦”
他的目光一直靜靜地落在她的身上,見她歡欣雀躍,便也不由自主噙起一抹笑來“我與你說這個,自然心中便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他在哪里”
“剛好就在綏州”
“那我們這便回綏州”
他很喜歡她說“我們”這兩個字,心中因這兩個字微微一漾,面具下的一雙眸子染上淡淡的溫澤,星星點點的笑意似要漫溢出來“好啊。”
與丁家夫婦辭別后,他們便踏上了回綏州的路程。只是來時是四個人,回去卻多了一個陸少淮。
褚瑤被馬車顛得有些暈,一路上時不時撩開厚重的窗簾透透氣。后來實在受不住了,便叫洪杉馭慢些,原本三日能回綏州,生生走了五日。
自馬車上下來,便進了自家的甜水鋪子,去后廚煮了一碗酸甜爽口的紅果飲喝下,這才緩了幾分暈眩惡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