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興聽了這話頓時直樂呵“瞧你這話說的,咱們這兒又不是與世隔絕了,還能沒這玩意兒開春那會兒,育稻種搭大棚做秧田可都得用這農用地膜呢,用來保溫催芽杠杠的。”
用地膜來來搭建大棚育種催芽,確實是最合適也最便捷,但葉青是真沒想到,北大荒農村七十年代初就已經農用地膜普及了。
有這個好東西,那葉青當然同意啊,雖然地膜搭棚子是簡陋了點,但是葉青可一點都不嫌棄。
只要等洗澡間搭建好了,里面還不是她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嘛,到時候她偷偷在棚子里面用藤蔓裹得嚴嚴實實的,絕對保溫又舒適,什么時候想泡澡都不是問題。
和顧振興約好了搭棚子的時間,葉青就歡歡喜喜地領著鄒阿婆回去了。
等回了家,她照例給老太太做針灸治療,然后才坐在廂房的炕上,點著昏暗的煤油燈,拿出紙筆來開始寫信。
靠山屯暫時還沒全屯通電,只有曬谷場那邊才拉了一根電線,并接通了廣播喇叭,其他地方都是沒電的,只能用蠟燭或者煤油燈照明。
鄒阿婆看不見,家里根本用不上照明燈,所以葉青這煤油,還是從顧家討要來的。
來靠山屯也有幾天了,她準備給宋春華、陳友德還有那位機械廠的采購員趙永飛各寫一封信報個平安。
二封信,給宋春華的最厚,給趙永飛的最薄,愣是寫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寫完。
廂房的土炕也烘烤了四五天了,干得也快差不多了,葉青打算盡快搬到廂房這邊來自己睡,不然每天早上鄒阿婆四五點醒來之后都不敢翻身,怕弄出動靜來吵到她。
不過,天氣眼看著就要轉涼了,這幾天她都是跟鄒阿婆睡,被子也是蓋的老阿婆的,如果要搬到廂房來住,她就得盡快準備自己的褥子和棉被了。
所以葉青打算去鎮上一趟,一方面得把她寫的這幾封信給寄出去,另一方面,還得想辦法弄些棉花回來,然后找人幫忙做厚棉被跟棉襖備冬。
于是,隔天葉青就去找了大隊長請假。
正巧大隊長那邊剛把靠山屯衛生站的申請材料準備好,要去一趟公社,就說順便載葉青去鎮上一趟。
不用自己走路,葉青當然是求之不得,畢竟靠山屯這邊距離鎮上有五六公里路程,還是稍微有點遠的。
把她送到鎮上,大隊長騎著二八大杠就走了,葉青也沒問他辦完事兒啥時候折返,估摸著她想再搭順風車回屯子里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先去辦自己的事兒,怎么返程等回頭再說。
這個鎮子叫青山鎮,鎮上只有幾個簡陋的店鋪,食品站、供銷社、郵局、農技站、派出所以及汽車站,一條街望過去,幾乎一眼就能看得到頭。
幾個公社十幾個生產大隊都圍著這個青山鎮生活,數萬人的日常必需品,都要從這個小鎮購買。
但葉青去供銷社還有食品站里面轉悠了一圈,一時間打擊巨大。
原本她在申城看那些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物品就覺得已經夠落后了,但到了青山鎮才發現,這里的商店很多柜臺都是空的,根本湊不齊幾個貨架櫥窗。
果然是有錢都沒地兒花。
葉青轉悠了一圈,一件東西也
沒看上,于是只好拿著自己那二封信去了郵局。
到郵局寄信,里面那郵遞員不是很耐煩,丟出來了二個信封讓她自己填。
但這里面涉及到了郵政編碼,葉青哪兒知道申城的郵政編碼是什么,看了那郵遞員一眼,她想了想,從口袋里掏出來一大把花生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