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要太為難孩子,兩人既然不合適,那這樁婚斷了就斷了,真不是什么大事。”
“你就是太把當年的事兒放在心里了,我父親當年救孩子,絕對沒有要你們家回報的想法,這么多年了,這事兒在我們這兒早就已經翻篇了,我父親要是泉下有知,看到兩家的孩子如今都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了,肯定也會覺得欣慰,并不一定非得咱們兩家結成親家,他才能瞑目。”
伍永兵聽到這兒,哪兒還不明白顧家的意思
自家閨女把退婚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滿屯子都知道了,而且伍月英對嫁進顧家這么嫌棄抗拒,顧家但凡要點臉,都不會再接納這個兒媳婦。
他心下一陣苦澀難堪,努了努嘴想要說點啥,可看了看一旁倔強地梗著脖子的小閨女,他就什么話都說不出口了。
其實在建國之前,他跟顧振興關系鐵到同穿一條褲子,兩人一塊兒在屯子里長大,當過抗日童子軍,后來又一起在屯子里組建民兵隊伍,可以說是過命的交情都不為過。
但后來顧老爺子出事后,兩家就慢慢疏遠了,倒不是顧家怨恨他們伍家,刻意不跟他們來往,而是他家那婆娘覺得欠了人家一條命,跟人相處的時候總是不自在。
兩家婆娘來往少了,自然而然的,他跟顧振興的關系也就回不到從前了。
原本伍永兵以為,只要閨女嫁到了顧家,他跟顧振興就又能找回兒時無話不談的默契,但現在看來,顯然是他想太多了。
知道這事兒再沒了轉圜的余地,伍永兵的忍不住長長嘆了一口氣
“振興啊,真是對不住,養出了這么個孽障,把你們家衛東都給耽誤了。”
“明天
中午,我叫上老支書還有村里幾個老族叔出面做個見證,把倆孩子的婚事給解除了,之前下定的彩禮,還有衛東給月英貼補的那些東西,我都會彌補回來,到時候你們也對一對單子,看看有沒有遺漏的。”
既然婚事談不成了,那兩家就更要把事兒大大方方攤到明面上,免得再生出什么誤會嫌隙,以后就怕是連故交和鄰居都沒得做了。
顧家對此倒是沒什么意見,既然是伍月英執意要退婚,那不用他們家提,伍家也會主動把那些彩禮給退回來,不然伍家怕是要被整個靠山屯的村民戳脊梁骨罵了。
和顧家商量好退婚的事宜后,伍永兵就轉過身往回走,他的背脊都佝僂了下來,整個人像是瞬間老了十歲。
倒是伍月英很是高興,笑瞇瞇地就追上了她爹,甚至還主動挽住了伍永兵的手臂,詢問起公社那邊今年工農兵大學推舉名額的事兒。
伍永兵正在氣頭上,根本沒心情同伍月英閑聊,一把將小閨女撒嬌的手臂給撒開,板著臉道
你先回去吧,我去一趟趙老柱家說點事兒”
他沒忘記之前葉青說要找趙四婆娘問話的事兒,趙四婆娘都已經逃回娘家兩天了,趙老柱再不去把人接回來就太不像話了
伍月英看她爹頭也不回地走了,很是不高興地跺了跺腳,知道一時半會兒怕是沒法從她爹嘴里套到關于今年公社推舉考試的內幕消息,她眼珠子一轉,立馬轉身就去周家找簡銘去了。
顧家的氣氛算不上好,哪怕早就已經知道了伍月英要跟顧衛東退婚,但兒子剛瘸了一條腿,伍家那姑娘就迫不及待跳出來要退婚,這讓顧家心里怎么可能舒坦
要知道,當年為了救伍月英,可是豁出去了顧爺爺一條人命,那姑娘不感恩就算了,還在這個節骨眼上跑出來落井下石,這換成誰怕是都會氣憤想不通。
如果是在幾天前,顧振興夫妻倆也不在乎伍家退不退婚,他們的兒子一表人才,還是部隊的軍官,年紀又不算大,還愁找不到個合適的對象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這孩子出任務受傷,那條腿往后很大可能會落下殘疾,在部隊的職位也黃了,以后要是回了靠山屯務農,哪里還會有姑娘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