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鄒阿婆是站在葉青的角度考慮,并且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
“青丫頭啊,這事兒我看還是算了吧。”
“我有國家養老,完全不用你操心,但孩子不一樣,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呢,這么小的奶娃子你收養了,等于多了一個拖油瓶,將來你還怎么找對象你難道打算嫁人的時候還帶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過去誰家能樂意找個這樣的媳婦兒”
老太太是真心在為葉青的未來擔憂,覺得這樣上趕著給自己找個累贅,
會影響到葉青一輩子,所以態度很堅決,對公社那邊這樣處理這事兒也很有意見。
“要是賴書記和民警同志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把孩子送去婦聯,讓婦聯那邊解決這個孩子的去向問題,你不要大包大攬”
“萬一將來你把這孩子的病治好了,辛辛苦苦把孩子培養成才,那孩子的父母又來摘桃子,那你這不是白費功夫了平白地耽誤了你自己的婚姻大事,最后啥都沒撈著,那你就是個大冤種糊涂蛋”
葉青心下又溫暖又酸澀,這老太太是真心實意拿她當孫女在看待,才會連自己的養老問題都不在乎,只在乎她的將來。
原本葉青還在猶豫,怕她爽快同意伍永兵的提議,有惦記老太太名下這兩間屋子的嫌疑,認老太太當干親這事兒都變得不純粹了,會不會讓老太太心里不高興。
但這會兒,葉青看到老太太這個反應后,她反倒是沒了那些顧慮。
至于這個孩子將來會不會成為拖油瓶,影響到她找對象的問題,這還真不在葉青的考慮范圍之內。
她本來就沒打算在這個時代嫁人,只想一心搞事業,這個孩子的到來反而恰到好處,這樣可以讓屯子里那些原本蠢蠢欲動要給她牽紅線做媒的大媽大嬸們都冷靜冷靜。
那些看中葉青的能力,想要把她騙回家然后占便宜的人家,看到葉青多了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要養活后,肯定就得重新再掂量掂量,輕易不會再上門來糾纏騷擾了。
有孩子作為擋箭牌,能讓葉青規避掉不少沒必要的麻煩,這對她而言絕對是一勞永逸的好事情,所以她一點不覺得自己是糊涂蛋冤大頭。
至于孩子的父母上門來摘桃子,這事兒其實也很好解決。
畢竟這屋里面賴書記跟派出所的民警都還在呢,只要請他們幫忙,去孩子的親生父母那兒,讓他們簽一份自愿放棄撫養的證明,她這邊再由派出所和婦聯出面,走個合法收養的程序,這孩子的撫養問題就算是徹底移交到靠山屯鄒家了,將來就算孩子的父母再怎么鬧都沒用。
賴國昌跟派出所又不傻,只要葉青這邊肯對孩子的事兒負責,就能讓他們少了一個頭疼的大麻煩,僅僅是讓他們跑跑腿弄幾個證明材料而已,這事兒他們還是很樂意幫忙的。
老太太見葉青要收養這個孩子的態度如此堅決,到底是沒有再勸,只是默默在心里計算著,她那兒藏的那點私房錢,回頭要想個什么辦法補貼給這丫頭,家里頭無端端地多了一張嘴,往后這開支更大了,這葉丫頭平日吃穿用度上又大手大腳的沒個成算,掙的那點錢哪兒夠花哦。
葉青不知道這老太太自上次把藏在火炕里的那點家底掏出來塞給她當診費后,這又盤算著要把剩下的那些私房錢都補貼給她了。
等把賴國昌幾個送出門后,葉青就準備去地窖里面把上次做被褥剩下的那些棉花都給拿出來,找隔壁顧嬸子幫忙給孩子做幾套棉襖棉褲跟包被。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忽然就有人喊
“請問葉
青葉知青是住這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