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來得快走得也快,楊老就只在葉青住的院子、目前正在負責的朱圈牛棚還有屯子里即將開建的衛生站幾個地方轉了轉,之后就沒怎么多耽擱,急匆匆地又走了,甚至整個過程幾乎都沒驚動屯子里看電影的那幫社員。
只杭廷芳留了下來。
她還有任務,需要就這次的這個罌粟粉案,對葉青再做一次采訪。
不過,考慮到這個案子的性質,如果登在薊城日報上面可能會引起老百姓無端揣測和恐慌,所以這次的報道只能發表在內部報紙上面。
聽說要登的可能是內參,葉青驚訝又惶恐,好在杭廷芳寬慰她
“放心,這次的報道不是以你為主導,放在內部報紙上,也主要是對各個單位的領導同志們起一個警示敲打作用,讓他們明白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不能因為現在年代和平了就放松警惕了,硝煙戰確實是已經結束了,但沒有硝煙的戰爭,卻從未停止如果我們稍有松懈,資本主義必將滲透到到每個行業每個角落”
葉青這才放松下來。
她對杭廷芳也算比較了解了,打過多次交道,所以對于杭廷芳的采訪模式她也比較習慣,基本上問什么她答什么,大大方方實事求是,既不會回避問題也不會演戲偽裝。
杭廷芳對葉青這種狀態也很滿意,哪怕她問的問題有時候會比較犀利尖銳,但葉青反應快都能接得住,甚至有時候她還能幽默風趣地調侃上幾句,使得整個采訪過程不至于太緊張枯燥。
總的來說,杭廷芳認為,這么多年她遇到的各式各樣的采訪人物中,葉青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這個女孩很有她自己的想法,談吐見解不俗,同時思維還有些跳脫,有時候杭廷芳甚至都跟不上她的節奏,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葉青牽著鼻子走。
這個發現讓杭廷芳非常驚詫,因為她在新聞行業也從事了十幾年了,各式各樣的采訪中都是她在帶節奏定基調,由她這個采訪記者作為主導,這是她第一次碰到反客為主,把她給帶偏了的。
關鍵是這種反客為主的行為,葉青并非刻意為之,完全是不自覺地就那么干了。
所以等到采訪結束,葉青倒是一臉的放松自在了,杭廷芳后背卻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拿著手里那一疊密密麻麻的記錄資料,杭廷芳深深地看了葉青一眼,非常中肯地評價道
“如果你不做村醫,而是選擇進入記者這一行,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新聞界嶄露頭角,把我們這些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葉青聳了聳肩“這您可太高看我了,您這一行真不是什么人都能邁進去的,別的不說,光是限時寫稿這一塊兒,就夠我喝一壺的”
說著,葉青就指了指她那個書案,很無奈地薅了一把額前的碎發,
“這段時間我也在嘗試著空閑時候寫作,但一個星期了,攏共都沒能寫出來幾個字,寫個文章也太難了。”
晚上在曬谷場,葉青那個
智慧家族歷險記杭廷芳就已經聽了一耳朵了,所以她還以為葉青說的寫作,是指的這個兒童系列故事匯,不由得失笑,還想要說兒童讀物本就難把握,既要充滿童趣還得具有教育意義,尺度控制這一塊兒就能難倒不少人。
結果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呢,目光就被葉青書桌上的那些手稿給吸引了。
本作者飯在鍋里提醒您最全的七零赤腳女醫盡在,域名
“立秋這是你寫的散文嗎”
見手稿第一頁就倆字,杭廷芳愣了一下,只當葉青是在寫下鄉插隊的散文隨筆,就下意識地把稿子來起來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