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學校那邊的工作辭了,就去革委會那邊報了名來支援北大荒,正巧我有個老同學如今就在申城援建辦當干事,我就找他幫了點忙,讓他把我給直接安排來蛟潭縣了。”
說到這兒,宋春華笑了笑,
“這邊有個部隊農場正好缺援建志愿老師,我剛好符合條件。”
葉青一愣“部隊農場”
蛟潭縣有幾個部隊農場葉青不清楚,但青山鎮這邊就有部隊農場,該不會這么巧吧
葉青忍不住問道“這個部隊農場叫什么名字”
宋春華笑道“叫青山農場,我都跟那個捎我過來的男同志打聽過了,這個部隊農場就在你們靠山屯隔壁。”
葉青這下真是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立馬就拍著腿樂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跟隔壁青山農場的趙場長還挺熟的,而且我跟那邊有工作上的往來也頻繁,如果您是去部隊農場工作,那我們以后就能經常見面”
說到這兒,葉青又壓低了聲音,湊到宋春華跟前小聲道,
“韓博士的大學老師喬
友清教授您認識嗎這位教授如今也在青山農場這邊帶隊做項目。”
果然,一提到喬友清,宋春華立馬就猛點頭
“認識認識,當年我跟老韓結婚的時候,還專門去過薊城拜訪過這位老師,他怎么不在薊城任教了”
葉青聳了聳肩“我只知道好像這位教授如今在省農科所任職,為什么會來這兒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管具體緣由是啥,能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到丈夫的故交,對宋春華而言肯定是一件好事。
活了三十多歲了,她從來沒想過離開申城到別的地方生活,如果不是葉青的那封信,她不會做出這個大膽沖動的決定,之前對老校長說得有多堅毅決絕,在上了火車輾轉幾天后來到這個陌生地界,她就有多緊張彷徨。
來之前她也在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遠赴北大荒的這個決定到底對不對,但此刻,看到了自己的學生,得到了跟丈夫有關的消息,還能見到丈夫的恩師,宋春華的心,忽然就變得安定了,她覺得她像個無頭蒼蠅一樣苦苦折騰了數年,這一回終于找準方向也來對地方了。
宋春華的到來,讓葉青格外高興,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在屯子里最好的生活狀態都展示給這位老師看,不僅中午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還把自己的兩個小徒弟以及顧家人都給叫了過來,陪著宋春華喝酒吃肉,狠狠慶祝了一番。
下午葉青就騎著她的女士自行車,帶著宋春華去隔壁農場報到。
這段時間葉青有事沒事兒地就往部隊農場跑,跟門崗的哨兵都已經混熟了,她一來,那些哨兵就朝著她恭敬敬禮,在登記核實完宋春華的個人信息之后,還有小戰士主動來詢問葉青需不需要幫忙帶路。
平時葉青多是在養殖場那邊,確實對部隊農場這邊的志愿者宿舍區和援建干部家屬區都不是很熟,小戰士說要幫她帶路,她當然是求之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