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說,這葉青真的哪方面都好,這要是年紀再稍微大個兩二歲,他高低也得給這姑娘做媒,幫她在農場里面挑個合眼緣的對象
可惜眼下這姑娘年紀還太小了,根本不到談對象的時候,但要是再過個兩二年,以這個小丫頭的能耐,怕是早都一飛沖天了,哪兒還能有男人能配得上
葉青可不知道趙金良在心里默默嘀咕她找對象的事兒,見趙金良沒再勸,她頓時就松了一口氣。
等馬大姐和夏航毅這邊的事兒都處理完,離開趙金良辦公室了,葉青才對趙金良說起她老師從申城來青山農場援建的事兒。
“我這個老師很早就離婚了,也沒個一兒半女,來到咱們農場無依無靠的,我就像她的閨女一樣,所以還得請趙團您多多關照一二。”
趙金良如今對葉青那是有求必應,畢竟青山養豬場的科學改革路,就指望葉青幫忙來指導呢,所以眼下一聽說跟葉青情同母女的老師竟然來了農場,他能不重視
都不用葉青開口問,趙金良就趕緊招呼朱志剛去幫忙,看看宋春華那邊還缺啥,都想辦法給補上。
于是,也就半下午的功夫,就有幾個戰士幫忙在宋春華那屋里盤上了土炕,隔出來了一個外間小廚房,還幫宋春華弄來了一個小爐子,在廚房墻腳堆放了不少煤球和干木柴,整個屋子的墻面都重新糊上了報紙,看起來跟之前完全不同了。
因為土炕暫時還不能睡,所以葉青就讓宋春華這幾天先上靠山屯住,反正農場離靠山屯也近,她每天早上和傍晚來農場接送一下也不麻煩。
朱志剛那邊把燒炕的事兒也給攬過去了,讓宋春華不用管,他那邊都能幫忙弄好,葉青就騎著自行車帶宋春華回屯子里了。
沒幾天,果然葉青就聽到了風聲,隔壁部隊農場要舉辦聯誼會,周邊幾個公社的年輕姑娘們,只要是對這個活動感興趣的,都可以去公社婦女主任那兒報名。
不少女知青都來找葉青打聽部隊農場的情況,當然主要是打聽農場里面的士官們的軍銜津貼以及隨軍的事兒。
顯然,這些女知青們也不傻,找援建兵團的對象這事兒聽起來誘人,但要是談個對象二天兩頭見不著,結了婚還只能在村里頭繼續起早貪黑地上工,那這事兒對她們可沒啥好處。
但葉青對這些事兒了解得也不多,能給的信息量有限,只能讓女知青們去公社那邊找婦女主任咨詢去。
不知道公社跟農場那邊是怎么協商的,總之聯誼會的消息放出來沒多久,靠山屯這邊的女知青們,就都相繼去婦女主任那兒報名了,甚至就連本屯子里面的適齡女孩,都有躍躍欲試的。
倒是孟嘉在聽到這個事兒后,完全無動于衷,只一門心思投入到了那個女性健康課題的知識整理總結上。
因為聽葉青說隔壁農場的婦女主任對這個課題感興趣,而農場那邊光是干部家屬區就有大幾百上千人
,如果在農場里面開一場科普講座,受益的女性可能會有成千甚至上萬人,所以孟嘉滿腦子想的都是把這件事做好,對于外界的這些紛紛擾擾,她根本不在意也不感興趣。
聯誼會活動時間還沒到,伍大隊長家倒是率先迎來了媒婆上門,繼上次馬大姐來靠山屯相看失敗后,伍家沉寂了幾天時間,之后就開始有關于伍月英的風言風語流傳出來了,說伍家這個姑娘丫鬟命卻有小姐病,一門心思想攀高枝,連前頭那個在部隊當營長的對象都瞧不上,要嫁個團長師長當官太太。
這話是誰傳出來的,伍家心知肚明,可這事兒他們確實是理虧,也怨不得人家背后搞這些小動作,一家子都為伍月英沒腦子的行為感到窩火,偏還發作不得。
秦杏枝是氣得要死,為了給這個小姑子找個對象,她已經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