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反而惹惱了小老頭,杭老爺子直接就在電話里頭怒罵道“滾犢子,你愛來不來”
說著就把電話給撂了。
但這一通罵,倒是讓杭廷芳心下如同泡過三溫暖一般分外舒坦,立馬帶上了好幾份報紙就屁顛顛往大院趕。
真不能怪杭廷芳這么激動啊。
七十年代物資匱乏,指的可不只是吃穿方面,所有日常用品都缺,造紙廠由于技術設備受限,原材料供應不足,所以全國每年的出版用紙生產都有巨大缺口。
用紙緊缺,還要劃分出一大部分用來出版文選語錄,所以分到報刊雜志類的數量就更少了。
印刷廠的報紙印刷總量固定,卻還有二十幾家報社在爭搶份額,本身就狼多肉少,杭廷芳創辦的婦女報又是新單位,根基尚淺沒什么存在感,想要從那些老牌報社當中廝殺突圍出來何其艱難
要不是這些年杭廷芳在薊城日報工作積攢了足夠多的人脈,又和印刷廠那邊關系混得不錯,怕是就連周刊印刷的那一萬三千份的邊角料她都搶不到。
光是這個數量,她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子,把以前的老關系跟人情都耗干凈了,求爺爺告奶奶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求來。
可每周的一萬三千份報紙,絕對堵不住杭廷芳那磅礴洶涌的野心,她也絕不會對這個不溫不火的數據感到滿足。
畢竟,這幾天報社如此火爆的電話接聽數,已經很清楚明白地告訴她,婦女報的市場絕不止于此。
別說是一萬三,就是在后面再加個零,再往上翻幾倍,杭廷芳都有信心能推銷出去
杭廷芳野心勃勃,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她就想要做到極致,不止是讓婦女報能上桌吃飯,擁有足夠的存在感和話語權,甚至在將來,她希望自己的報社,能成為跟她的老東家薊城日報并肩的行業標桿。
杭廷芳知道她要走的這條路有多艱難,但她已經做好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邁的打算,她了解自家老頭的脾氣,所以也從沒打算用自家老爺子的人脈關系,也不屑于用自己的出身背景來壓人。
可現在她家老爺子居然要親自下場,而且要帶著她的報紙直達天聽,杭廷芳是傻了才會拒絕她爹的好意。
畢竟中北海那地
方,可不是誰都能進得去的,真要是她的這份報紙得到了那位大領導的青睞,婦女報的加印那就是板上釘釘,絕對不會有任何人敢提出質疑。
杭廷芳生怕自家老頭回過神來了會反悔,趕緊把報紙給送回去了,老頭拿著那摞報紙一句廢話都沒說,起身叫上勤務兵就走了。
等車子開走了,她家老太太才神神秘秘地告訴她,她那個報紙,她爹早就買回來了,這幾天前前后后翻了不知道多少遍,好好的報紙都給摸出毛邊了。
“你爸就是死鴨子嘴硬,明明心里驕傲得意得不得了,還非要一直端著假正經。”
老太太吐槽完自家老頭子,就對著自家閨女伸出了手,
“你手里那報紙還有多的沒趕緊給我也拿幾份,我回頭拿去給大院里那幫老太婆們都瞧瞧,之前她們偷偷背著我嚼舌根,還胡亂造謠,說你是在報社犯了錯被報社開除了,簡直氣死我了,這回我非要拿著報紙去狠狠打她們的臉,看她們還亂說不”
杭廷芳您這幼稚勁兒,也沒比老爹好到哪里去
想要知道老爹把報紙帶去中北海是個什么情況,所以杭廷芳一直在家里等到晚上快九點,等老頭回來后,她更是鞍前馬后各種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