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屯子里的慣例,臘月三十這天早上殺豬,然后趁著熱乎,各家各戶無論多少總能分到一些肉,帶回去正好年夜飯的時候可以包餃子吃。
但今年因為大部隊進山狩獵帶回來的獵物不少,屯子里家家戶戶都分到了十好幾斤肉,根本不用等到臘月三十殺豬才開葷,所以伍永兵跟生產隊干部們開會商議過后,決定豬圈里剩下那幾頭豬暫時先不殺了。
主要是豬圈里那幾頭豬體重還沒增長到極限,百來斤的塊頭,就這么宰了可惜了。
葉青說過,東北豬肉的品種略次,但皮糙肉厚,按照她的養殖辦法來精心喂養,一年半的時間可以完全長成,正常喂養到三百斤是肯定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再養幾個月,到來年春耕的時候,這些豬差不多都還能再長上百斤。
而那會兒,正是北大荒青黃不接,不管是蔬菜還是肉類都最缺,卻正好是這些豬長得最肥的時候。
伍永兵覺得,那個時間點把這幾頭豬給宰了正合適,虧了幾個月的嘴,大家開開葷攢攢肚子里的油水,才好踏踏實實下地干活。
雖然沒有殺年豬,但該給葉青的獎勵不能少,畢竟隊里的生豬,是因為有葉青喂養,才順利出欄的。
年底了,靠山屯生產大隊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那會兒就統一進行過結算了,各家根據記分員那邊統計的工分總和來兌換糧食和現錢,怎么分配由自家先商議,再去找老支書進行申請。
至于為什么還要申請,則是因為生產隊的糧倉里面收的大部分都是玉米紅薯豆子這類粗糧,像稻谷小麥面這類細糧占比相對就少了,
如果家家都想要兌換細糧,那肯定是不夠分的。
所以老支書這邊就需要進行調控,嚴格控制兌換的糧食粗細比例,根據今年的糧食儲藏情況來換算,各家兌換糧的比例,最多只能占總糧食比重的十分之一,而且細糧的兌換價格,也得是粗糧的三倍。
也就是說一家的工分數量如果能兌換三百斤糧食的話,按照比例最多只允許兌換三十斤細糧,并且這個三十斤細糧,相當于九十斤粗糧,扣掉這九十斤粗糧后,這家人剩下的工分數,就只能再兌換兩百一十斤粗糧了。
這樣的兌換比肯定是不劃算的,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工分數少的,對細糧就不敢有所奢求,只能盡可能地多兌換粗糧,這樣才能讓各家熬過接下來的一整年。
葉青從下鄉開始就一直在地里賣力干活,掙的都是滿工分,后來去養豬之后工分少了些,但沒多久衛生站建起來,她一個月又能拿到二十個工分了,所以年底結算的時候,她一個人就能兌換近五百斤糧食。
這還是她來靠山屯插隊攏共才不到五個月的情況下。
葉青家里面如今常住人口就有六人,偶爾她還要把宋春華接到家里來住,再加上隔壁時不時會來蹭飯的顧衛南,她這邊吃飯的嘴可不少。
孟嘉是知青,肯定是能分到糧食的,鄒阿婆還有小兔唇鄒昀的戶口都在屯子里,所以也能分到基本口糧,但王春花和鄭欣就不行了,兩人戶口都不在靠山屯,屬于投靠葉青,自然不能在靠山屯生產大隊分糧食,所以只能由葉青這邊來承擔。
所以按照葉青的要求,不管是她還是家里其他幾個人,攢下來的工分,她就統統要求給兌換成了粗糧,也不拘是什么種類,只要是能飽腹的,她都來者不拒。
倒不是葉青有多喜歡吃粗糧,而是家里需要用這些粗糧來迷惑人,她如今的情況,在靠山屯確實是惹人關注,如果讓人知道她家一直吃細糧,難保不會惹人嫉恨,全部兌換成粗糧了,才不至于太打眼。
但其實,葉青家里面白面精米還真就從來沒斷過,基本上只要家里米缸面袋子里面的糧食見底了,她就總能背回來一筐子,把米缸面袋子給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