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放在這里,陶文昌也不確定小冬能不能聽進去“先吃肉吧,吃完我送你回去。”
“謝謝昌昌昌哥。”姚冬這才拿起筷子,將蕭行剛剛親手剪下來的那塊牛肉夾到碟子里來,其實道理他都懂,但架不住喜歡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蕭行的家庭條件,但照樣沒攔住自己動心。
吃完這頓飯,陶文昌和唐譽兩人送姚冬回宿舍,在宿舍樓下面姚冬加了唐譽的微信。由于姚冬嘴甜,輕而易舉又多了個哥哥,臨走的時候唐譽還說過兩天來給他送水果零食。
結果,昌哥和唐哥剛走,轉身的功夫姚冬又溜出了宿舍樓,奔著剛才那家烤肉店而去。
此時此刻的東食街比剛才更熱鬧,頗有些夜市的風格,琳瑯滿目的小吃攤就足夠變成一條風景線,如果餓著肚子那可以從這頭吃到那頭,每一家店的風格都不同,絕對不重樣。姚冬不想空著手去找,在奶茶店門口猶豫了一下,進去,再出來,手上就多了兩杯飲料。
他給大蕭買了一杯奶茶,給自己買了一杯純咸奶蓋。他總是喝不慣大都市里的奶茶,因為口味和家鄉的味道相差甚遠。
每天睡醒一杯茶才是他的生活習慣,用特殊的茶磚來煮,加牦牛奶,然后在碗里放糌粑和油酥,再放上一小把鹽。每家藏民的奶茶口味都有細微差別,可喝起來同樣油潤可口。
喝完奶茶吃糌粑,光是想一想,姚冬剛吃完的烤肉完全不頂事了,只想再吃一頓。
時間剛好是晚上9點,就是大蕭下班的時候,但是姚冬并沒有能準時等到他的預備,因為他太了解打工人的現狀。
準點下班,幾乎不可能。他從小就跟著蕭行,從小吃攤到小賣部,蕭行幫那些人看店,從來沒有準點走過。再大一大,蕭行就去臺球廳幫忙,人少的時候蕭行會偷偷開一張桌子給自己,用來寫作業。
那時候,姚冬一抬頭就能瞧見他,14歲正迅猛拔高的蕭行冒出了青少年特有的那份單薄,穿黑背心,在一幫哥哥姐姐當中混得游刃有余。
他會聊天,把臺球廳的姐姐們哄得笑個不停,那些打球的人就會給他買點水,時不時給點小費。蕭行拿了錢也不存,溜出去買刨冰或者烤串,回來往自己面前一放,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義氣。
“你寫什么呢”他還會低下身,兩條胳膊分開支在自己左右兩側,壓在自己身上,看著作業本上象形文字一般的藏文。
實際上藏文并不象形,而是音節,和漢語完全不同。可姚冬卻不敢說自己寫了什么,那是自己偷偷給大蕭起的藏文名字。
不知不覺,他寫滿了一整頁,心也跟著一整頁的藏文跑了。
現在時間已經超過9點半,可是烤肉店仍舊熱鬧,仿佛今晚的用餐高峰剛剛開始。站在外頭干等著實在太傻,姚冬干脆逛起食街來,結果一不小心就碰到了賣花的小女孩。
“大哥哥,要花嗎”小女孩抱著一捧玫瑰花。
姚冬的回憶頓時飛回老家,在他們那里也會有一些藏族小孩這樣問游客,只不過懷里抱著的不是鮮花,而是小羊羔。高原鮮花罕見,可有的是牛羊,只需要花幾塊錢就可以抱著白白軟軟的小羊羔拍一張合影。
如果特別聊得來,有時候小孩會不收錢。
“要吧。”姚冬架不住她的眼神,掏錢買了她所有的紅玫瑰。
一大捧紅玫瑰,36支,拿起來在手里算是一大捧。姚冬不知不覺又轉回烤肉店,目光透過玻璃窗朝里尋覓,結果沒發現大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