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別說,搞游泳的身材就是棒。”白洋由衷地贊嘆。
“是啊。”唐譽也表示贊同,“跳高的全身又硬又干。”
陶文昌、屈南、白洋這三個跳高的同時看向了他。
不等他們再說,總裁判長的哨聲已經吹起,由于是校級聯賽,任何參賽方的教練都不允許擔任裁判組任何一職,全部都是特意請來的國家級裁判或教練。隨著他的發令,運動員們踩上了出發臺。
姚冬此時已經放下了追夫的心思,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比賽。他左邊的余星源和右邊的蕭行同時消失,眼前能被他注意到的只有一池透明的水。踩上出發臺,他做好了準備動作,髖關節角度545,宛如教科書一樣標準。
標準的不僅是他,這一整排都非常標準。而一直洋溢著興奮鼓點的音樂也在這時候短暫地停下來,安靜重新降臨游泳館。
在他們的身后,8名轉身檢查員已經齊齊站了一整排,每個人的手里都捏著秒表。
此時此刻的觀眾席鴉雀無聲,出發端兩側的轉身檢察長起立。
伴隨著一聲短促的電子哨聲,姚冬蹬出了跳發臺。右腳掌向下,左腳掌向后,右腿膝關節角度1053左右,兩條手臂開始朝前移動。入水角度40度,指尖率先沖破水面,刺穿了水面的張力。右腳尖還處在繃直的狀態,左腳尖朝上,暫時還沒收回來。
水珠四濺飛躍,同時炸了8朵水花,這個水花要是在跳水比賽中就是完全失敗的技術,但是在游泳中則是完美。就在他們入水的同一時間,兩端的轉身檢察長回歸原位,轉身檢查員邁前一步,登上泳池跳發臺階。
激昂又帶有節奏的音樂聲再次響起,歡呼聲和加油聲此起彼伏,游泳館里像炸了鍋一樣熱鬧起來,唯一不熱鬧的恐怕就是教練區域。
各校的教練都匯聚于此,不僅關注自己隊里的孩子,也時時刻刻關注對手。羅銳和郭文康的眼睛緊緊盯著出水線,現在運動員還沒出水,每個人都在水下進行海豚腿前進,雙手交叉伸向前方,屁股和大腿為前進動力。
“冬子吃虧啊。”郭文康搖了搖頭。
他們這個位置剛好和水平攝像頭似的,能夠追蹤前15米的出水速度,郭文康作為經驗豐富的技術教練當然知道姚冬的技術沒有問題,但他確實吃了一點虧,身高。
現在小孩兒都高,游泳隊里男生平均190,女子178,基本上就是隊內常態。姚冬沒高過190就是吃虧,一起出發的對手
最高196,一下子高出9厘米來,跳發就能看出差距,矮個子只能拼命追速度。
顯然姚冬也知道自己的劣勢,他已經是全家最高的人了,在藏區也是高個子。別人都羨慕阿爸阿媽,兩個兒子看著都高高大大,可是競技的殘酷性在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努力地感受水的流動,用小腦瓜思考著每個動作。
所有人都緊緊地盯著出水線。
伴隨著2號泳道的選手率先出水,這是一個信號,潛泳線快要到了。泳池兩邊那4位技術檢查員的行走速度和運動員的游速一樣,時時刻刻注視著他們在水下的動作。